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为核心,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评价其疗效、并发症等研究,具体目的为(1)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采用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风险;(2)探究常规化疗方案与微波消融术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对我院于2014年-2015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机样本抽取,共抽取50例,将其进一步随机分成25例微波消融组与25例化疗对照组;微波消融组接受微波消融术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微波消融组术后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微波消融组与化疗对照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短期(3个月)疗效、KPS(一般状况)评分、OS(总生存时间)以及PFS(无进展生存时间)指标。
研究结果:
1.疗效对比。术后影像学评估:据研究结果显示,微波消融组的25例患者在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后,于24小时的间隔进行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25例患者的27个消融病灶中,肿瘤部分存在不均匀低密度以及病变周围的朦胧样毛玻璃样的阴影;另外8例患者的消融灶内出现气泡,1例患者的1个病灶在完成微波消融术后的CT扫描结果中,其病灶部分的密度未有任何降低,且病灶周围的磨玻璃未出现任何改变。经过6个月这些在CT扫描下发现,这些情况均已消失。另外,从短期疗效上看,微波消融组完成4个周期微波消融术治疗以及化疗、化疗对照组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后,均接受疗效评估。其中,微波消融组患者完全缓解的有3例,部分缓解的有5例,稳定的有13例,有进展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32.00%,疾病控制率为84.00%;化疗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的有1例,部分缓解的有2例,稳定的有11例,有进展的有11例,总有效率为12.00%,疾病控制率为56.00%。微波消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化疗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P>0.05;微波消融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化疗对照组,且P<0.05。
2.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微波消融组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术后,于30天内并未产生消融相关针道种植转移的并发症,同时也未产生消融相关死亡事件。观察到微波消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占32%,其中有3例出现了胸腔积液,4例气胸,1例发生感染;此外,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是Ⅰ级和Ⅱ级不良反应,出现三级不良反应的例子只有2例,这2例气胸要通过插管来排出胸腔里的积气。另外,有9例患者在微波消融后出现了融后综合征,该综合征主要反应便是发烧,一般都是三到五天可以恢复的中低烧,超过38.5℃的有两例,这两例可以通过服用镇痛药以及相应治疗后恢复。
3.生存分析评价。在对两组患者进行5-36个月的采访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其中,微波消融组在随访后第一年、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17例)、46%(12例)、19%(5例),中位生存期0S为20.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1.6月;化疗对照组在随访后第一年、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4例)、18%(5)例、8.5%(3例),中位生存期0S为15.8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5月。在上述数据分析基础上,采用Log-rank检验,观察者和化疗对照组3年总生存无明显差异,微波消融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化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0S,微波消融组中位OS20.3月,化疗对照组中位OS11.6月,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PFS,微波消融组中位PFS15.8月,化疗对照组中位PFS4.5月,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
4.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微波消融组患者生存质量KPS为改善等级的有7例,稳定等级的有16例,恶化等级的有2例,恶化率为8%;化疗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KPS为改善等级的有2例,稳定等级的有15例,恶化等级的有8例,恶化率为32.00%;微波消融组恶化率显著低于化疗对照组,且P<0.05。
5.化疗毒副反应情况对比。化疗后,微波消融组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有14例,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有11例;化疗对照组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有1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有13例。其次,微波消融组发生3级不良事件的有2例,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化疗对照组发生3级不良事件的有3例,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P>0.05。另外,其他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减少、肝功能损害以及肾功能损害在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微波消融组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在内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化疗对照组相应层级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且P>0.05。
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的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有助于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对于增加疾病控制能力、降低死亡风险具有显著价值。同时,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风险较低,化疗不良反应也与化疗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为核心,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评价其疗效、并发症等研究,具体目的为(1)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采用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风险;(2)探究常规化疗方案与微波消融术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对我院于2014年-2015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机样本抽取,共抽取50例,将其进一步随机分成25例微波消融组与25例化疗对照组;微波消融组接受微波消融术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微波消融组术后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微波消融组与化疗对照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短期(3个月)疗效、KPS(一般状况)评分、OS(总生存时间)以及PFS(无进展生存时间)指标。
研究结果:
1.疗效对比。术后影像学评估:据研究结果显示,微波消融组的25例患者在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后,于24小时的间隔进行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25例患者的27个消融病灶中,肿瘤部分存在不均匀低密度以及病变周围的朦胧样毛玻璃样的阴影;另外8例患者的消融灶内出现气泡,1例患者的1个病灶在完成微波消融术后的CT扫描结果中,其病灶部分的密度未有任何降低,且病灶周围的磨玻璃未出现任何改变。经过6个月这些在CT扫描下发现,这些情况均已消失。另外,从短期疗效上看,微波消融组完成4个周期微波消融术治疗以及化疗、化疗对照组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后,均接受疗效评估。其中,微波消融组患者完全缓解的有3例,部分缓解的有5例,稳定的有13例,有进展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32.00%,疾病控制率为84.00%;化疗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的有1例,部分缓解的有2例,稳定的有11例,有进展的有11例,总有效率为12.00%,疾病控制率为56.00%。微波消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化疗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P>0.05;微波消融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化疗对照组,且P<0.05。
2.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微波消融组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术后,于30天内并未产生消融相关针道种植转移的并发症,同时也未产生消融相关死亡事件。观察到微波消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占32%,其中有3例出现了胸腔积液,4例气胸,1例发生感染;此外,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是Ⅰ级和Ⅱ级不良反应,出现三级不良反应的例子只有2例,这2例气胸要通过插管来排出胸腔里的积气。另外,有9例患者在微波消融后出现了融后综合征,该综合征主要反应便是发烧,一般都是三到五天可以恢复的中低烧,超过38.5℃的有两例,这两例可以通过服用镇痛药以及相应治疗后恢复。
3.生存分析评价。在对两组患者进行5-36个月的采访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其中,微波消融组在随访后第一年、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17例)、46%(12例)、19%(5例),中位生存期0S为20.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1.6月;化疗对照组在随访后第一年、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4例)、18%(5)例、8.5%(3例),中位生存期0S为15.8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5月。在上述数据分析基础上,采用Log-rank检验,观察者和化疗对照组3年总生存无明显差异,微波消融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化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0S,微波消融组中位OS20.3月,化疗对照组中位OS11.6月,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微波消融组和化疗对照组PFS,微波消融组中位PFS15.8月,化疗对照组中位PFS4.5月,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
4.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微波消融组患者生存质量KPS为改善等级的有7例,稳定等级的有16例,恶化等级的有2例,恶化率为8%;化疗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KPS为改善等级的有2例,稳定等级的有15例,恶化等级的有8例,恶化率为32.00%;微波消融组恶化率显著低于化疗对照组,且P<0.05。
5.化疗毒副反应情况对比。化疗后,微波消融组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有14例,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有11例;化疗对照组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有1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有13例。其次,微波消融组发生3级不良事件的有2例,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化疗对照组发生3级不良事件的有3例,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P>0.05。另外,其他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减少、肝功能损害以及肾功能损害在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微波消融组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在内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化疗对照组相应层级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且P>0.05。
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的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有助于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对于增加疾病控制能力、降低死亡风险具有显著价值。同时,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风险较低,化疗不良反应也与化疗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