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孵化器作为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刺激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也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孵化器的运行效率较之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可表现为整体投入不足且商业培育能力较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本文通过实证与案例的双重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文献能够基于商业模式视角探究创业孵化器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首先运用DEA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进行了整体评估和分地区对比评估,进而率先明确地区间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发展差异和差异本质。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有效,但整体投入却存在严重不足,即使再增加投入仍能保持孵化器的良好运行效率。为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研究基于微观层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较之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具体表现为纯技术效率低,因此东北地区应致力于提高其孵化器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对东北地区内部政府主导和民营主导的两类孵化器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内部孵化器运行效率低下,且孵化能力弱和经济效益低是该地区孵化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较之于民营主导型创业孵化器,政府主导型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因此,其孵化器商业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其次,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已有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创造性地构建了多层级商业模式理论体系,并基于此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深层次挖掘了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揭示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早已不仅是初创企业一种有形的安排,而是将“知识的服务纳入其价值链”的有效组织。不少创业孵化器一直存在于充满政治色彩的环境中,所以其价值使命会出现漂移,战略一致性的保持尤为重要。进一步地,“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双案例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生产和价值获取三个环节均存在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对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各环节的进一步优化,才能达到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适配,进而促进整个孵化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后,为改善我国区域间创业孵化器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基于实证与案例研究结论,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孵化器整体运行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于振兴地区经济,减轻中央财政压力,缓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本文基于宏微观视角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发展差异和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并且在微观层面构建了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多层级理论体系,这种宏微结合的研究对于创业孵化器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商业模式理论的拓展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