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铜催化的分子内溴代烯烃的UI Imann C-S偶联反应

来源 :同济大学理学学院化学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中都含有环硫醚结构,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维生素H等,很多聚合物中也有类似的环硫醚结构。环硫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合成中间体。我们通过亚铜催化发生硫醇的分子内烯基化反应,生成2-甲基环硫醚化合物。 本文以溴代硫醇为底物,利用分子内UllmannC-s偶联反应对2-亚甲基环硫醚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溴代硫醇经分子内Ullmann关环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醚,并对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碱、配体、溶剂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优的反应条件。 实验表明:3-溴3-丁烯-1-庚烷-1-硫醇(0.3mmol),在氮气保护下,Cul(10mol%)作催化剂,K3P04-3H20(2eq)为碱,三苯基磷(20mol%)作配体,在CH3CN(0.1 M)回流的条件下,反应10 h以以较好的收率生成相应的环硫醚。 采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我们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反应结果。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零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动力能源装置之一,其技术适用于固定能源供给和运输工具等技术领域。然而,至今为止,燃料电池仍未得到广泛应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和自身健康状况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有毒金属离子及其一些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分析检测,在环境的监控、疾病的预防诊断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能与特定的靶分子特异性结合或者具有类似酶催化功能的特定功能性核酸的发现和一些特殊构型核酸结构功能的证实,突破了人们观念中核酸只能作为遗传物质和转运载体的认识,已经成功地用于环境、医学、药学领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海量的“无字天书”摆在人们面前,怎样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则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光谱法结合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偶氮染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共振光散射光谱与探针染料结构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