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伴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加速,月经初潮年龄也在不断提前。目前,国内外已积累了较多的相关研究资料。几十年来我国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呈持续提前的趋势。目前这种初潮年龄提前趋势是否尚在继续,初潮年龄是否趋向稳定,这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于2002年12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调查了4个群体(城市蒙古族、农村蒙古族、城市汉族、农村汉族)共4666例女性的月经初潮年龄,按出生年份和初潮年份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区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本次调查中4个群体来潮女性的初潮月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1)呼和浩特地区女性的初潮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2—13岁之间,最小8岁,最大17岁。(2)按出生年份分组,1963—1992年出生的呼和浩特地区4个群体女性的初潮年龄总的变化趋势是提前的。对1993年与2002年两次调查资料比较,近10年间,提前速度已大大减慢(提前幅度:城市蒙古族现状法2.52个月,回忆法0.60个月;农村蒙古族现状法 6.12个月,回忆法1.80个月;城市汉族现状法2.40个月,回忆法3.00个月;农村汉族现状法0.96个月,回忆法2.88个月),提示月经初潮年龄提前趋势有停止的迹象,并且4个群体的月经初潮年龄显示逐步集中趋势。(3)按初潮年份分组,1979—2002年来潮的4个群体总的趋势是提前的,但从1988年以后,每10年提前速度仅为城市汉族2.60个月,农村汉族2.40个月,城市蒙古族0.90个月,农村蒙古族0.20个月,提前趋势也有停止的迹象,并且在2000—2002年初潮组中,4个群体的月经初潮年龄趋于一致。(4)呼和浩特地区4个群体女性月经初潮月分布具有双峰特征,且均以夏季初潮率为最高。(5)对本文调查资料用现状法统计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地区城市蒙古族、城市汉族、农村蒙古族月经初潮年龄小于或接近我国大城市平均水平;农村汉族月经初潮年龄小于或接近我国富裕农村平均水平。本文认为呼和浩特地区女性初潮年龄己达到或接近遗传控制的下限,月经初潮年龄已趋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