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干扰小、劳动力成本低的新型监测方法,近年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中。为了掌握莽山和雪峰山样区哺乳类资源状况,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莽山和雪峰山样区按照公里网格布设方法分别安装了6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哺乳动物资源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在不同生境类型、不同保护程度下红外相机的监测效果;探讨莽山和雪峰山的哺乳类多样性和行为生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不同生境类型、不同保护程度下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决策和绩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莽山样区共监测到15种哺乳动物,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 387张。其中黑熊(Ursus thibetanus)、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藏酋猴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为我国特有种。雪峰山样区共监测到14种哺乳动物,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701张。其中斑林狸、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两个样区哺乳类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2.对比两个样区相同生境类型哺乳类物种分布及多样性: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内哺乳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莽山样区的物种数大于雪峰山样区的物种数,而在其余植被类型中,莽山样区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雪峰山样区,原因是莽山样区小麂具明显优势,独立探测次数远超其他物种,导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莽山样区哺乳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雪峰山样区的哺乳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未呈现相同趋势,在低海拔区段(700-1 000 m)和高海拔区段(1 600-1 800 m)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在研究样区内(海拔变化幅度小),可能影响哺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类型,而海拔对于哺乳动物分布的影响并不明显。3.通过对比,发现两个样区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野猪(Sus scrofa)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活动峰值出现的时间以及各季节活动高峰集中时间并不相同。4.从G-F指数(属、科水平)来看,莽山样区(-0.08)哺乳类多样性大于雪峰山样区(-0.24),说明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维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看,雪峰山样区(H′=1.76,J=0.67)的哺乳动物多样性略高于莽山样区(H′=1.55,J=0.57),可认为雪峰山保护区在哺乳类资源方面具有较高的保护及研究价值。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雪峰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视程度,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更好地对区内动植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