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树腐烂病属于真菌类病害,由子囊菌黑腐皮壳属Valsa mali引起。该病害防治难度大,危害果园严重,给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由于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过程复杂,并且至今仍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是由哪种物质引起,导致了该病害防治被动、低效。因此,在分子层面探究苹果树腐烂病的致病机理,可以为控制该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是一类只在真菌中存在的特有的转录因子,可参与到真菌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本试验从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入手,利用生物信息学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基因组预测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通过荧光定量PCR、基因敲除、突变体表型分析、基因互补等试验,初步明确了其中10个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Vmtf28、Vmtf36、Vmtf81、Vmtf239、Vmtf315、Vmtf544、Vmtf585、Vmtf898、Vmtf1034、Vmtf1049与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荧光定量PCR反应分析,显示苹果树腐烂病菌中的10个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在病菌-寄主互作72 h样品中有7个比摇培72 h菌丝样品呈现出上调表达,其中Vmtf36、Vmtf81、Vmtf239、Vmtf1034、Vmtf1049这5个基因的上调倍数超过2倍。2.利用Double-joint PCR并结合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通过PCR检测,Vmtf28、Vmtf36、Vmtf81、Vmtf239、Vmtf315、Vmtf544、Vmtf585、Vmtf898、Vmtf1034、Vmtf1049分别获得了7、4、8、1、6、4、1、6、1、3个阳性突变体,选取其中20个进行Southern blot验证,共得到了10个基因的15个单拷贝敲除突变体。3.对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抗盐离子胁迫试验及致病力测定发现,ΔVmtf36-59、ΔVmtf315-1、ΔVmtf1034-71在菌落大小和繁殖体数量方面与野生型03-8相比差异显著,ΔVmtf1034-71对Na~+的敏感性最强,ΔVmtf28-19、ΔVmtf81-11、ΔVmtf315-1、ΔVmtf544-70、ΔVmtf898-30、ΔVmtf1034-71、ΔVmtf1049-33对K~+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ΔVmtf81-11的致病力显著小于野生型菌株03-8。并通过对ΔVmtf36、ΔVmtf1034、ΔVmtf81进行互补验证,发现它们的表型或致病力近似回复到野生型水平,验证了基因缺失是引起表型或致病力缺陷的原因。本研究说明基因Vmtf36、Vmtf315、Vmtf1034与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发育相关,Vmtf81与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性相关,Vmtf28、Vmtf81、Vmtf315、Vmtf544、Vmtf898、Vmtf1034、Vmtf1049参与苹果树腐烂病菌盐离子胁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