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早已步入了“老龄型”国家行列。公园绿地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健全生态、美化环境、防灾减灾等作用,同时也是老年人活动最为频繁、最为依赖的户外场所。如何使城市公园绿地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南昌市八一公园和人民公园为例,运用使用状况评价方法,从特殊人群老年人的视角出发研究南昌市公园绿地的使用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在公园中的活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老年人对公园各构成要素以及典型活动空间的使用情况,总结老年人使用公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老年人基本信息、使用特性、满意度评价、差异显著性四个部分进行量化分析与方差分析,同时横向分析两个公园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比较关注公园的活动场地与相关设施,老年人对人民公园整体满意度高于八一公园整体满意度,这与公园设施的丰富度和活动空间多样性等有关。老年人对两个公园植物景观满意度最高,对公园的休息设施、健身设施的诉求最高,希望公园能加强管理,完善设施。不同的年龄和来园频率对公园评价因素的满意度产生了影响,最后分析公园的优缺点,为南昌市公园绿地优化策略提供依据。论文最后总结出老龄背景下南昌市公园绿地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可达性、空间多样性、安全性、适宜性、动静结合、无障碍设计等原则。根据原则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设计层面,对优化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服务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管理层面,要积极增强应对老龄化的认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设施,增强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