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是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居住生活空间的组织与表达反映着人类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思考,居住形态的创新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在城市化的潮流中,城市的改进和发展显然应当从住宅问题开始。居住形态是居住生活与物质空间的复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居住生活的连续性和丰富性使居住形态在物质空间层面上呈现多尺度、多元化的组成特征。居住形态创新是人的创造能力在居住建设上对象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将新的构想创造性地引入居住形态系统并实现其价值的动态非连续行为,它同时关注居住生活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涉及多层面、多要素,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应用整体思维来研究。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价值,价值观分析是一个基本问题,因而从人本性和整体性两方面剖析了当代居住形态创新中的价值观。居住生活方式的发展,导致居住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推动居住形态创新的根本动力。“自下而上”的居民参与力量与“自上而下”的非居民群体力量,共同构成了居住形态创新的直接动力。居住形态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协同性、普适性以及取向的多元性,产生了居住形态创新中的传承机制、推绎机制、扩散机制以及博弈机制,体现了创新与发展的统一。传承机制强调通过类型选择与转换,来解决创新中所面临的新与旧、变与不变的矛盾问题。尺度推绎体现着整合研究的思路,着眼尺度间功能与形态结构的协同关联。居住形态创新扩散是居住创新实现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新颖的居住形态被广泛采用,推动人类居住形态发展,居住形态自身构成特性及扩散所涉及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创新扩散的两个基本方面。博弈机制的根本成因在于居住生活方式的动态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以创新性、典型性和延续性为依据对居住形态创新进行了分类,显示了以“创新”视角审视居住形态演进的独特性。渐进与根本创新的分类有利于我们分析居住形态发展与演进的非均匀性和周期性,为研究居住发展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典型化与个性化创新的分类区分了居住形态创新所产生的不同社会效益,从而强调对典型化创新的研究;破坏性创新对居住形态创新的指导意义在于启发人们转变思维,打破固有模式,充分考虑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居住形态系统组成,以行为、自然、社会、文化与技术几个方面为创新切入点分别进行具体诠释。并应用可拓学方法形式化地分析了居住形态创新的思维过程。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建构居住形态创新体系,分析其组成、功能与当代主题,并从理念、相关制度和建构模式几个层面搭建创新策略框架。本文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于对居住形态创新机制的揭示,以及对居住形态创新的类型与途径的系统总结,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构起我国居住形态创新体系与策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