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分析目的:分析急性发作期的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梅尼埃病(Menière’s Disease,MD)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为三者之间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募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住院部、门诊及眩晕中心就诊的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的急性发作期VM患者73例、VN患者70例、MD患者68例,所有的患者均完成了眼震视图(Video nystagmograph,VNG)、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 HIT)检查,分析三类疾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在本研究中:(1)(1)VM患者的冷热试验和v HIT的异常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VM患者与VN、MD相比冷热试验异常率低(P<0.05);与VN相比v HIT异常率低(P<0.05),与M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VN相比自发眼震的发生率低(P<0.05),与M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1)MD患者的冷热试验和v HIT异常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MD患者与VN相比冷热试验异常率低(P<0.05);与VN相比v HIT异常率低(P<0.05)、自发眼震的发生率低(P<0.05)。(3)(1)VN患者的冷热试验和v HIT异常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VN与VM、MD相比冷热试验异常率高(P<0.05);与VM、MD相比v HIT异常率高(P<0.05)、自发眼震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1)急性发作期的VM患者较VN患者自发眼震发生率低,但与MD患者相较无差异;虽然VM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冷热试验、v HIT两者的异常率无差异,但提示其半规管低频、高频外周前庭功能都受损。(2)急性发作期的MD患者前庭功能损伤不仅仅累及半规管低频功能,高频功能也可受累。(3)急性发作期的VN患者冷热试验、v HIT异常率高。(4)VNG联合v HIT检查可以为VM、MD、VN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第二部分: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睡眠障碍结果分析目的:分析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急诊、住院部、门诊及眩晕中心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主客观睡眠障碍特征,为BPPV的综合诊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募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急诊、住院部、门诊及眩晕中心就诊的BPPV患者981例,随机纳入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的BPPV住院患者41例,并在同期就诊的体检患者中,选取与BPPV组性别、年龄匹配的符合排除标准的健康对照组40例。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living scale,PSQI)、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评定两组的主客观睡眠障碍情况。结果:(1)在981例BPPV患者中,男性患者288例,占29.4%;女性患者693例,占70.6%;男女比例1:2.41。(2)在981例BPPV患者中,左侧PC-BPPV占25.9%,右侧PC-BPPV占35.8%,左侧HC-BPPV占11.4%,右侧HC-BPPV占14.7%左侧HC嵴顶-BPPV占3.9%,右侧HC嵴顶-BPPV占6.9%,混合型BPPV占1.4%。(3)随机纳入41例BPPV患者中,(1)主观睡眠障碍指标(PSQI评分):PSQI总分、PSQI分项得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BPPV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客观睡眠障碍指标(PSG结果):BPPV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减低、入睡后清醒时间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醒转次数、睡眠分期转换次数、各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睡眠周期肢体活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PV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5次/h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在本研究中BPPV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右侧PC-BPPV最常见,混合型BPPV最少见。(2)BPPV患者较正常人对照组发生睡眠障碍的比例高,其睡眠结构的改变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减低、入睡后清醒时间增多为主,各期睡眠比例变化不明显,AHI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