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机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消费者拥有充分选择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我国是地理标志资源大国,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是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品牌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然而地理标志商标并不能直接转变为能带来市场成功的品牌,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量萎缩、弃用、假冒、品牌风险大、使用监管难等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地理标志产业才会获得市场成功。现有的研究虽然讨论了地理标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之道仍需要进一步的经济学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地理标志能够获得市场成功而有的却失败了?地理标志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与品牌建设有关,需要从品牌经济学的角度对地理标志的品牌化机制和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在“选择成本分析范式”框架下,从影响和制约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局限条件的分析入手来研究的,考察现实世界的问题。地理标志产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其实质都是商标与品牌的冲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矛盾:有商标无品牌的矛盾、产地保护与利润增长的矛盾、品牌规模经济与公共品牌风险的矛盾,对应的品牌经济研究领域为地理标志的品牌创建、品牌延伸、品牌管理问题,也就是地理标志的品牌化机制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地理标志产业才会获得市场成功,本研究围绕上述矛盾展开,以期解决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地理标志使用人提供品牌建设的理论指导。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文献综述,在观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目前的重点与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第三章首先从地理标志制度的属性分析出发,揭示地理标志制度固有的缺陷和进行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为品牌化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通过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行为研究探讨品牌建设机制,解决现实中“有商标无品牌”的问题,第五章是地理标志产品传播的品牌联合机制与策略分析,研究现实中双品牌策略的使用问题,第六章是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延伸机制与策略分析,研究现实中“地理标志产品的产量限制”问题,第七章是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的制度基础分析,则对“分散生产与产品市场化的矛盾”、“公共品牌的监督提供”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全文总结和展望。地理标志制度的经济分析。主要对地理标志的产地属性、地理标志认证的质量信号特点、地理标志的公共属性、地理标志产品概念的消费者认知特点等地理标志固有的制度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和分析:地理标志制度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地理标志能够带来溢价的原因和条件,地理标志制度固有的公共属性特点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地理标志制度的标识系统所固有的缺陷。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主要对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行为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重要问题上:一是作为非生活必需的地理标志产品怎样得到消费者稳定的选择,本章将针对两类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即:消费者对商品的品类需求不稳定性和购买实施的过程的不确定性;二是地理标志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机制,主要分析地理标志的减小选择成本的作用机制;三是怎样找到地理标志产品的最佳利益点,本章将通过产地与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映射分析,研究地理标志怎样建立消费者利益和产品功能之间的联系,为寻找地理标志产品的“最佳单一利益点”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地理标志怎样建立消费者利益和产品功能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消费者的某个单一利益点的代表。地理标志产品传播的品牌联合机制与策略分析。主要分析地理标志产品传播的品牌联合机制与效应,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两种具体品牌联合策略,即双品牌策略和名人代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从品牌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联合品牌的作用机制,品牌联合提高销量和价格的机制以及品牌策略成功的条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延伸机制与策略分析。通过使用地理标志可以迅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价格,但是由于地理标志的产量约束制约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链规模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本章证明通过地理标志的品牌延伸策略,可以拓展地理标志产品的盈利空间,这一新的盈利能使其摆脱产量限制,使利润呈可持续增长。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的制度基础分析。本章重点分析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的制度基础,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的框架下讨论如下问题:一是在我国农产品分散生产的条件下,通过什么销售形式和品牌战略可以获得市场成功;二是地理标志产业集群企业之间怎样形成相互监督机制,以限制和杜绝群内的“造假”等败德行为。(1)在产地实行单品牌战略能够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增大产品需求,同时能够获得品牌建设规模效应,降低品牌建设成本提高品牌建设效率,在分散生产的条件下,通过采用单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可以获得市场成功。农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费用,更重要的是采取正确的品牌战略,进行统一的品牌建设,以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成本。(2)地理标志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由于共享地理标志品牌,形成紧密的品牌关联,在集群内企业充分认识到品牌联结机制并有效运用行业协会等制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集群内部自律,限制和杜绝群内的“造假”等败德行为。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经济分析揭示和分析地理标志制度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地理标志能够带来溢价的原因和条件,地理标志制度的标识系统所固有的缺陷。在研究中建立了地理标志质量信号传递模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模型,进行了地理标志标识系统与法律内涵的本体映射分析。(2)深入研究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行为问题:一是作为非生活必需的地理标志产品怎样得到消费者稳定的选择,二是地理标志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机制;三是怎样找到地理标志产品的最佳利益点。在研究中建立了非必需性农产品的品类需求模型、瞬时购买模型,在利益点分析中建立了从产地到消费者需求的特征映射模型。(3)丰富了既有的品牌经济学理论,在选择成本理论框架下建立了品牌联合、品牌延伸模型,对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将该理论应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中提出了相应的策略。(4)分析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的制度基础,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的框架下讨论如下问题:一是在我国农产品分散生产的条件下,通过什么销售形式和品牌战略可以获得市场成功;二是地理标志产业集群企业之间怎样形成相互监督机制,以限制和杜绝群内的“造假”等败德行为。在研究中提出了品类内部选择成本的概念,建立了监督提供博弈模型、地理标志的品牌关联模型。
其他文献
<正>大数据技术作为完成信息从量变到质变的技术革命,其应用不仅事关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更将促使产业与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各国信息社会进程和未来国际格局,具有极高的社会应用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和谐生态环境的渴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上世纪90年代,来自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语言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所起
<正> 按照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比率超过7%的国家为“人口老化国家”。以这个标准衡量,日本从197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缓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本
期刊
本文利用2004-2013年的季度数据,基于改进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了不同压力冲击下商业银行不
<正>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伊拉克由治到乱,各种反叛武装组织层出不穷,使该国成为中东动荡的新震源。2011年中东剧变引发地区大乱局,其地区外溢效应使本就脆弱不堪的伊拉克局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各种形式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表达其思想、态度和情感的一项主观性的宪法权利。社会言论是了解民情、倾听民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管理方法和制度不断创新与变革,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已经很难与之相适应。在我国,成本控制大部分仍是立足于生产现场控制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
<正> 在第一国际不朽的革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推动欧洲各国工人组织的建设、发展,提高它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引导它们走上科学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