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上颌后牙区采用常规种植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和上颌窦侧壁开窗术后种植修复体的累积存留率和边缘骨吸收量,分析影响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并满足纳入条件的患者共568人,随访1-10年。根据病例资料记录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种植术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组和上颌窦侧壁开窗术组。应用寿命表法和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三组种植体的10年累积存留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种植体负重一年时的边缘骨吸收量;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价相关因素对两种不同术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015枚种植体中有34枚失败,总失败率为3.35%。三组种植体的10年累积存留率与负重一年时的边缘骨吸收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组种植体存留率的因素为:糖尿病、种植体表面处理方式和骨增量高度(P<0.05);影响上颌窦侧壁开窗术组种植体存留率的因素为:糖尿病、种植体长度和剩余牙槽骨高度(P<0.05)。结论: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时,在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常规种植术和两种不同术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