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采用盘钻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长期临床及影像学数据,评价盘钻法用于上颌窦内提升的长期临床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患者192例,其中男性患者109例,女性患者83例。患者均为上颌后牙部分或完全缺失,术前拍摄曲面断层片测量出剩余牙槽骨高度在1mm-8mm之间,均值为6.03±1.84mm,采用盘钻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即刻拍摄X线片观察种植体植入方向和窦底黏膜完整性并测量相应提升高度。术后3-9个月行最终上部冠修复,随访1-5年,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包括种植体的松动度、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等;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1年、5年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窦底骨高度的变化及边缘骨吸收情况,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2例患者中有8例术中发生上颌窦黏骨膜穿孔,穿孔率为4.17%,改用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置入生物胶原膜,在观察期内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此8例患者9枚种植体未进行后续的统计和分析。(2)其余184例患者同期植入194枚植体,在5年的随访中,有5枚种植体松动脱落,5年的累计存留率为97.4%。(3)术后5年的探针深度、出血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3.23±0.51mm、1.29±0.71及1.28±0.67,均在正常范围以内。(4)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5年的窦底提升高度分别为5.44±1.75mm、4.74±1.77mm、4.68±1.80mm及4.62±1.80mm。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5年的窦底提升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5年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修复后即刻、术后1年及术后5年的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33±0.68mm、1.06±0.96mm及1.09±0.87mm。修复后即刻与术后1年及术后5年的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年与术后5年之间的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盘钻法上颌窦内提升牙种植术可以有效的减少黏膜的穿孔率,在RBH不足5mm时可同期植入种植体。(2)盘钻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足够的窦底提升高度,形成良好的骨结合。(3)盘钻法上颌窦内提升牙种植术对于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的修复成功率高,长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