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内国际分工作为一种新的分工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深入的渗透到了各个国家。根据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产品被“裂化”成不同的生产工序分散到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从而构成了以生产链为基础,结合上游的技术研发及下游的销售、服务等不同环节,并由中间产品贸易采购贯穿而成的网络生产结构。我国的制造业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凭借着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以及我国潜在的市场容量,迅速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对各个国家的渗透,有助于联合各国的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地区)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互补性的分工合作,从而获得产出和利润的最大化,提高整体福利。随着产品的转移,隐含在产品中的技术也在不同国家间进行转移,并且伴随着这一转移过程,技术在当地发生技术外溢,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增长。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研究背景,系统地阐述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并结合了国际分工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借助制造业中间产品部门的生产和贸易情况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选取进口渗透率和出口导出率作为指标分析我国制造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中的节点地位;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on front2.0软件计算了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增长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再者,通过技术进步的一般模式来分析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影响机制;最后,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