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滇西植物样品抗疟与镇痛活性评价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汇总了硕士学习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论文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282种滇西植物样品体内抗疟活性的研究概况;第二章讲述了具有较好抗疟活性的0038号植物样品分离的单体化合物的体内抗疟活性与相关抗疟机制的初步研究;第三章简述了221种滇西植物样品的镇痛活性研究;最后综述了常用的镇痛活性评价模型。目的:寻找新型的植物来源的天然抗疟成分,研究其相关抗疟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疟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82种滇西植物样品,运用鼠疟模型(四天抑制实验法)进行体内抗疟活性筛选,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从中选取抗疟活性较好的植物样品并对其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内抗疟活性评价,对抗疟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生理指标及免疫调节因子的检测,并运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与线粒体膜电位损伤实验对其相关抗疟机制进行考察。镇痛活性评价是运用小鼠扭体实验对221种滇西植物样品进行镇痛活性筛选。结果:1.滇西植物样品体内抗疟活性研究:在282种滇西植物供试样品中,共有13种植物样品显示出一定的抗疟活性,其疟原虫抑制率为20.00%~40.00%。其中编号为0140BE、0408AE、0262AE、0603AE的植物样品抗疟活性较好,结合课题组研究基础,选取抗疟活性最好的0038号植物样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寻找其抗疟活性成分。2.供试样品体内抗疟活性及抗疟作用机制研究:(1)样品0038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体内抗疟活性评价结果,运用四天抑制实验法对0038号植物样品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JDd-31(25 mg/kg/Day)、JDd-41(25 mg/kg/Day)、JDd-9(50 mg/kg/Day、25 mg/kg/Day)、JDd-17(50 mg/kg/Day、25 mg/kg/Day)、JDd-33(50 mg/kg/Day、25 mg/kg/Day)、JDd-39(50 mg/kg/Day、25 mg/kg/Day)进行体内抗疟活性测试,疟原虫抑制率分别为:50.43%、3.89%、22.27%、17.95%、14.43%、0.49%、3.68%、18.20%、25.07%、12.52%。其中化合物JDd-31显示出较好的抗疟活性。对化合物JDd-31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时间进行考察,其平均存活时间略高于模型组,该实验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16.96%。(2)化合物JDd-31及其结构相似化合物体内抗疟活性及其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化合物JDd-31(30 mg/kg/Day,抑制率59.06%、15 mg/kg/Day,抑制率33.77%)与JC-8(15 mg/kg/Day,抑制率28.06%)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其中化合物JDd-31抗疟活性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对化合物JDd-31、JDd-21、JC-8实验组小鼠进行生理指标测定,JDd-31与JC-8实验组小鼠肝的脏器系数小于模型组,红细胞含量与小鼠体温在感染后第五天(D4)较模型组稍高,同时生存曲线表明化合物JDd-31(30 mg/kg/Day)可以显著延长该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其生命延长率为45.65%。(3)化合物JDd-31及其结构相似化合物免疫调节的测定结果,实验组氯喹二磷酸盐(CQ:10 mg/kg/Day)、青蒿素(ART:50 mg/kg/Day)、JDd-31(30 mg/kg/Day)、JC-8(15 mg/kg/Day)具有一定上调白介素-12(IL-12)分泌水平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其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JDd-31(30 mg/kg/Day)实验组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各实验组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的检测中实验组氯喹二磷酸盐(CQ:10 mg/kg/Day)、青蒿素(ART:50 mg/kg/Day)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余组没有显著性变化。对具有自身免疫抑制作用的自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与白介素-10(IL-10)的含量进行测定时,实验组JDd-31(30 mg/kg/Day)与JC-8(15 mg/kg/Day)中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4)关于化合物JDd-31抗疟机制中对疟色素抑制作用的检测结果,JDd-31对疟色素(β-羟高铁血红素)没有显示出抑制作用。在化合物JDd-31对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损伤的检测结果中显示,化合物JDd-31可以诱导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并呈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性,在对活性氧(ROS)的含量检测中其含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3.滇西植物样品镇痛活性研究,运用小鼠扭体实验模型筛选了221种滇西植物样品,其中有44种植物样品粗提物显示出较好的的镇痛活性,其疼痛抑制率达到40%以上。结论:1.在282种滇西植物供试样品中,共有13种植物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疟活性。2.0038植物样品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中,化合物JDd-31抗疟活性最好,该化合物在促进宿主免疫调节及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测定中均显示出一定的活性。3.镇痛活性研究中0310AE显示出较强的镇痛活性。
其他文献
图像处理领域中的阴影检测与去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任务,可以用于复原场景,提取特征和检测特定目标。它广泛用于农业,气象,电信,智能交通,遥感,医学等领域。目前,阴影检测和去除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阴影生成的随机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给现有算法和各种算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深入研究和优化各种阴影检测和去除算法以提高阴影检测和去除算法的通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
陶瓷刀具具有耐高温,耐磨、硬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领域,但其断裂韧性较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微观组织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模拟陶瓷刀具材料烧
痕量气体通常是指体积浓度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气体,对痕量气体进行检测在诸多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可以诊
随着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智能工业的发展,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智能巡检系统依靠其灵活的移动能力、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拓展性能等,使特定环境下的巡检任务出现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当前河道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服务河道环境下的巡逻监测与治理保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河道环境的无人巡检器,构建了无人巡检器网联系统,对关键的硬件、软件及避障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诗歌创作和抗日保台方面,其教育思想中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他注重对青
不同地区镍矿在矿石性质、嵌布特征、伴生关系等方面差异性较大,所采用选别工艺也不尽相同。课题以陕西某混合镍矿为原料,该矿石属岩浆熔离型低品位镍矿,镍品位为0.53%,氧化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刑法条文并未给“逃逸”下一个定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将“逃逸”定义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但是理论界对于此定义的合理性存在争论。学者在解释“逃逸”时,也多是从自身学术观点出发进行阐述,因而形成多种不同的主张。本文在介绍了各种观点的立场之后,对司法解释对于“逃逸”一词的理解持否定的态度。第二章讨论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
冶金地区地下水中超标的污染物有F-、Cr(Ⅵ)、Cr(Ⅲ)、SO_42-等。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通过实验室自制一种纳米ZrO_2-聚丙烯酰胺杂化材料作为包埋剂,对培养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固定化处理,形成纳米ZrO_2-SRB颗粒。通过单因素和回归旋转试验优化,确定纳米ZrO_2-SRB颗粒对含有F-、Cr(Ⅵ)、Cr(Ⅲ)、SO_42-污染地下水的最优反应条件,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中药产业链上最重要一环的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达216
会议
中吉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吉尔吉斯斯坦不仅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还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中吉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对接的背景下,创造中吉媒体利益共同体,对于进一步推动两个国家关系的发展、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舆论秩序。在这种背景下,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关于“一带一路”及中吉合作的报道也更多了,但是关于这些报道的学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