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含有Cu和Ni的低合金高强度(HSLA)钢为材料,设计了奥氏体连续冷却(SCC)、马氏体回火(SQCT)和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淬火(SQIT)等三种热处理工艺,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表征手段和方法,利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在原子尺度上研究了Cu析出和回转奥氏体(RA)的大小、形貌、数量等析出特点和形成过程,探讨了Cu析出强化和回转奥氏体韧化的机制,以及热处理工艺对Cu-Ni钢的室温拉伸、低温冲击和焊接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通过影响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之间的动态扩散分配,决定了室温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粒状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成比例,以及相变过程中Cu的析出过程和分布状态。在较慢冷速下,室温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并有少量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或马氏体。随着冷速的增加,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核和长大被抑制,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而粒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不断增加,并存有少量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在此过程中,Cu析出主要在多边形铁素体内通过相间沉淀的方式形成,分布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强化效果。奥氏体相变产物中的微观结构(位错、碳化物(渗碳体)和奥氏体/铁素体界面)对Cu析出的形核、长大和粗化有不同的影响。APT研究表明,Cu析出和P偏聚的位错线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在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中,相对位错,奥氏体/铁素体界面更容易诱发Cu原子以相间沉淀的方式形核。在较慢的冷速下,渗碳体/基体界面成为Cu析出优先形核的部位,并促进其长大和粗化。溶质原子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之间的扩散、再分配和界面偏聚,促使Cu析出在奥氏体/铁素体界面形成。另外,Cu析出过程受到铁素体/奥氏体界面迁移速率的影响,即与奥氏体连续冷却速率有关。经900℃固溶+淬火处理后,Cu-Ni钢为Cu原子过饱和固溶的板条马氏体组织。不同温度回火时,硬度曲线反映了马氏体组织软化,Cu析出强化和回转奥氏体的二次淬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效果。APT分析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Cu析出的数量密度逐渐减少,尺寸不断增加,同时形态从球型不断向椭球过渡。在形成早期,Cu析出中含有大量的Fe,以及一定量的Ni和Mn。随着Cu析出的长大和粗化,Ni和Mn倾向偏聚在Cu析出/基体界面处,而且Fe含量逐渐降低。高温(650℃)回火时,APT没有探测出Cu析出存在。通过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回火,可以得到回转奥氏体弥散分布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组织。Ni、Mn和Cu等奥氏体稳定性元素富集在回转奥氏体中,增加了回转奥氏体的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具有很强的低温韧化作用。APT分析表明,回转奥氏体附近存在有尺寸较大的Cu析出,证实了Cu原子向回转奥氏体中富集的倾向,而且在低温时伴随奥氏体的部分分解而析出。在铁素体基体中,存在大量细小的Cu析出,为后续常规回火时形成的,具有析出强化作用。SCC反映了传统控轧、控冷工艺所涉及的物理冶金规律,此时Cu-Ni钢具有良好的室温拉伸性能,但在低温时普遍存在脆化倾向。SQCT反映了热处理工艺所涉及的物理冶金规律,此时Cu-Ni钢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但屈强比较高,可靠性降低。SQIT工艺中,屈强比较低,拉伸性能优越,在-80℃时仍具有较高的冲击功,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SCC、SQCT和SQIT所获得的显观组织各异,拉伸和低温冲击等力学性能依次提高,但实际生产成本也逐渐增加。Cu析出尺寸较小且与基体呈非共格时,位错切过机制起主导作用,其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化学强化、共格强化和模量强化等作用,三者的强化增量分别为3-6MPa,86MPa和139MPa,其中模量强化起主导作用;对于尺寸较大的非共格的FCC结构Cu析出,Orowan绕过机制起主导作用,强化增量约为18MPa。切过向绕过机制转变的临界半径约为2.9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