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和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自1988年开始,我国参照国际惯例,在建设领域推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制。这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建设工程监理事业经过13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行为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化、标准化,导致监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严重阻碍了监理行业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入世后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如何面对国外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学习所得,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力图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监理工作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用类比、归纳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两方面提出我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① 客观介绍了当前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② 系统分析了我国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工程监理工作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业务行为和市场行为不规范,未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发展。 ③ 针对实际情况,从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两方面提出了我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的方法和措施。 a.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技术管理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业务行为规范化的要点,具体操作内容、程序、方法、范围和深度。 b.以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系基本框架,由此阐述了从政策法规方面引导并推动我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市场行为规范化的具体措施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