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别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生态资源储备和发展生态产业的潜力地区,也是我国东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皖西大别山区植物种类丰富,是大别山的主体部分,也是安徽省重点林区。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碳储量对于提升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在皖西大别山区进行森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 10个典型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生态资源储备和发展生态产业的潜力地区,也是我国东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皖西大别山区植物种类丰富,是大别山的主体部分,也是安徽省重点林区。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碳储量对于提升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在皖西大别山区进行森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 10个典型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10个典型森林群落组成丰富。其中,胸径(DBH)≥5cm的木本植物有175种,隶属于46科95属(包括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44科91属170种);灌木植物共49科105属204种;草本植物共49科112属163种。(2)10个群落结构较为完整。除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径级结构呈单峰型分布,其余9个森林群落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分布,群落更新良好;高度级结构均呈现单峰型分布。天然林群落结构比人工林群落结构更为丰富,且天然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分为乔灌草三层,乔木层包括两个亚层。(3)所有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Simpson指数在黄山松天然林群落、黄山松人工林群落、马尾松天然林群落、马尾松人工林群落、杉木人工林群落中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4)乔木层生物量对群落总生物量的贡献率最高。其中,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比最小,为84.1%,其余9个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占比94.3%~99.6%。灌木和草本对于总生物量的贡献很小,但不可忽略。与人工林群落相比,天然林群落中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更高。(5)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为:在海拔800m以下,Simpson指数、Pei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增长,3个多样性指数在海拔800~1200m的范围内维持较高的多样性水平,在海拔1200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6)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与乔木平均胸径、乔木平均树高与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林分密度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含N和S元素的有机染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染料废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理论上,采用光催化技
竹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其种质资源基础数据的采集是综合利用的前提。然而在竹类种质资源基础数据采集过程中,采集现场多处于偏远山区,便捷采集和实时传输成为关键,特别是竹子图像的采集和传输,由于高山地区通信信道带宽等限制,给竹子图像数据的快速传输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以竹类种质资源数据采集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竹类种质资源数据便捷获取问题,野外复杂背景下竹类图像ROI有效提取问题以及基于JPE
本文主要讨论在两种不同线性赋范常数条件下,服从逆高斯分布的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极值密度渐近展开以及在线性赋范常数条件下逆高斯分布极值顺序统计量幂的分布高阶渐
股权质押是以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品从而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股权质押方便快捷、成本低,这类融资方式被众多企业所青睐。对控股股东而言,股权质押可以令自己在不改变公
森林立地是对林木生长的发育及森林分布规律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的总和,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是开展森林经营与森林植被恢复的重要基础,对营造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境内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脂材兼用林主要分布区进行样地调查,运用SPSS2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林分生长的主导因子,对安徽省湿地松脂材兼用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利用理查德模型建立导
当前,尽管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潜在市场规模庞大,创新能力提高以及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等发展机遇,但是其关键技术突破难度大,技术迭代升级持续时间长,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未形成核心
细胞分选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在众多的分选方法中,微流控分选方法以其响应速度快、样品需求少等优点成为研究热门。微流控细胞分选法可分为被动分
偏积分微分方程,被广泛运用于物理学、生物学、材料学和工程学之中,能有效地模拟出上述动态系统中的记忆效应.然而,此类方程往往难以寻求出解析解,因此我们考虑构建一种高效
本文以东晋佛陀跋陀罗和法显翻译的部派佛教大众部戒律《摩诃僧祇律》为语料,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对其中的疑问句进行穷尽、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为了找准研究定位,该部分在阐明《摩诃僧祇律》的语料价值以及语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汉语疑问句加以界定并回顾了中古汉语疑问句的研究概况。此外,文中还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使用的原则。第一章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往往通过多元化扩张的方式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好的业绩。固然,成功的多元化扩张可以使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在不同业务之间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