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煤油及其关键单体组分的贫油预混燃烧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环境的愈发重视,贫油预混燃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高效燃烧的同时实现较低的污染物排放。这种工作条件下的燃烧室极易发生燃烧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燃油的理化性质与组分变化对燃烧不稳定特性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国内外的学者主要采用气态燃料开展贫油预混燃烧不稳定研究,其结论的普适性与对实际航空发动机的指导意义仍有待考证。因此,本文采用RP-3航空煤油及其关键单体组分作为试验燃料,研究了液态燃料组分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与燃烧室处于稳定-不稳定转变时的火焰-流场相互作用机理。本文首先在一个贫油预混预蒸发模型燃烧室内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异辛烷、甲基环己烷(MCH)及正十二烷在不同当量比及进气速度下的燃烧稳定性区间。结果表明,使用四种燃料时系统的燃烧稳定性呈现出相似的整体趋势:随着当量比从1逐渐降低,燃烧室从不稳定燃烧逐渐过渡到稳定燃烧,直至吹熄。然而,不同的燃料表现出不同的贫油吹熄极限(LBO)与燃烧稳定-不稳定转变边界,以正十二烷作为燃料时,试验燃烧室能够稳定工作在最宽的当量比范围。其次,在相同的工况下对比了不同燃料的燃烧不稳定特性。研究表明,燃料化学性质对系统动态压力的主频与幅值、燃烧热释放等具有显著影响。燃料的绝热火焰温度越高,在相同工况下燃烧不稳定的频率越高;由于着火延迟的差异,不同燃料的燃烧反应表现出不同的相位延迟。为了进一步解析液态燃油组分变化对燃烧不稳定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速火焰OH*自发光拍摄及二维PIV技术,重点研究了异辛烷和MCH火焰形态与流场特性差异。速度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燃料时的火焰与流场的主要脉动形式均为轴向脉动,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内部回流区(IRZ)和内部剪切层(ISL)的分布上。使用异辛烷时,IRZ分布范围更大且更靠近燃烧室壁面处,而使用MCH时,IRZ分布范围较小且更远离燃烧室壁面,但是更加靠近燃烧室端面喷嘴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燃烧室的火焰形态,因此,与异辛烷相比,MCH火焰反应区更加靠近燃烧室端面,燃烧反应也更加剧烈,具有较高的热释放率。另外,由于异辛烷和甲基环己烷的一阶POD模态存在时间差,导致这两种燃料整体热释放率表现出不同的相位。最后,为了探索贫油预混燃烧室从稳定向不稳定燃烧转变的机理,通过时间平均、POD分解等方法,研究了RP-3航空煤油燃烧稳定性转换时燃烧室的火焰及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当模型燃烧室处于稳定、过渡及不稳定状态时,火焰及流场特性差异明显,燃烧室从稳定发展为不稳定时伴随着进动涡核的生成,而外部回流区内出现火焰是燃烧不稳定出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其他文献
重载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无人化港口码头进行集装箱水平转运的关键设备,其车身结构主要有驱动车辆运行的电机驱动器和感应电机,提供能源的动力电池和进行环境感知的雷达模块。长时间工作在露天的临海环境之下,重载AGV的感应电机和其他零部件面临着湿度大,盐度大,日夜温差大,夏季酷热,冬季严寒等诸多恶劣环境因素的挑战。由于零件本身存在的制造缺陷以及车辆运行中出现的磨损、形
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叶片造型对发展高负荷和高效率等性能要求的压气机至关重要。同时,连续的表面曲率分布也是影响叶片气动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叶片表面的不光滑和曲率不连续,会引起马赫数和压力分布的突变。本文实现基于曲率控制的二维叶型及三维叶片的优化设计来探究曲率连续的作用。其中二维叶型的造型采用中弧线厚度法,中弧线采用三种方式:(1)简单贝塞尔曲线;(2)多项式曲线;(3)3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
部分填充混凝土钢桥墩由于其质量轻、强度高、延性好的特点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多次地震后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在强震下钢桥墩除了发生局部屈曲破坏以外,还有可能发生另一种新的破坏模式。钢桥墩在极大的塑性应变幅作用下,循环几十次甚至几次后便发生断裂,这种断裂具有明显的延性特征,不同于传统的高周疲劳破坏,被称作超低周疲劳破坏。开展部分填充混凝土带肋箱形截面钢桥墩的超低周疲劳性能试验,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对确保
空间绳系卫星系统成为近年来航天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们针对空间绳系系统物理场建模、动力学特性、控制律设计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同时,各国航天机构也纷纷开展空间绳系卫星发射试验。空间绳系卫星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电动力绳系卫星系统。电动力系绳在轨道中与地磁场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电动力作用,产生离轨效应。目前电动力绳研究多集中在电动力对系绳的影响,以此展开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的研究,但未针
微纳卫星因其轻小型化、紧凑化和任务多样化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受限,微纳卫星的数传链路一般达不到常规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要求,因此需要寻求更高性价比的数传系统设计方案。本文以微纳卫星工程型号为背景,根据载荷数据传输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论证对数传系统的工作频段、编码方式、调制方式进行优选,选定X频段作为系统工作频段、RS(255,2
含筋薄壁结构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是重型运载火箭的主要承载骨架,其装配质量直接决定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含筋薄壁结构一般需经过铣削和滚弯两道制造工序。铣削后含筋板复杂的残余内应力场使其发生严重的翘曲变形。滚弯过程受铣削残余应力及含筋板各向异性特征影响,难以精准控制壁板的滚弯半径。板与筋存在刚度差异,重型运载火箭尺寸的增大使含筋薄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变形更为明显,难以进行含筋板结构的装配偏差分析。建立准确描
在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中,串列叶片技术对增大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起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应用该技术,需要采用叶片参数化造型方法,并在多个工况下优化串列叶片设计。本文采用4阶B样条曲线的叶片三维弯掠造型,并构建了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迭代过程,对轴流压气机的串列静子叶片进行了多目标的气动设计优化。首先,进行轴向与周向相对位置的二维优化,采用了具有良好插值精度和泛化能力的非参数概率模型,即深度高斯过
大型客机的翼尖涡是影响后方飞机飞行安全、机场起降频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飞机诱导阻力的主要来源。对于翼尖涡这一问题,现有大型客机通常安装翼梢小翼以削弱翼尖涡强度,减弱翼尖涡的影响,然而这种方法无法使翼尖涡快速衰减,因此目前适航规定依然要求飞机起降间隔至少为3分钟,大大限制了机场的运输能力。因此,在保持小翼减阻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涡不稳定性使翼尖涡破碎提前发生,对于控制飞机尾迹具有极大的潜在研究和
中介机匣是民用航空发动机连接增压级和高压级的重要部件,有着径向落差大、流动条件恶劣的工作特点,其出口流场品质对高压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可调放气活门是中介机匣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匹配高低压部件流量、防止喘振、避免核心机损伤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原理和流动特性较为复杂,公开报道的文献较少。本文以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超紧凑中介机匣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可调放气活门的放气特性和内涵出口
扩压叶栅发生流动分离会造成叶栅流道堵塞和损失增加,本文通过研究波纹叶片的总体性能、流场特征和非定常流动机制可以为缓解扩压叶栅流动分离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在大折转角扩压叶栅的基础上引入波纹叶片设计,采用定常数值方法研究波纹叶片流场特性,分别考察积叠方式、波长、放大系数等设计参数对叶栅性能的影响控制规律。随后,在典型攻角下对波纹叶栅流动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讨论波纹叶栅流场的局部流动特征和流向涡演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