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岩风化土在多点冲击荷载下的作用效应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砂岩在我国广泛分布,赣南地区高度发育区。红砂岩土被大量用于回填地基,强夯等冲击荷载是加固地基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强夯法,以其适用范围广泛、加固效果显著、有效加固深度大、施工机具简单、就地加固土体消耗材料少、造价低、工期短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强夯等冲击荷载加固红砂岩填土地基理论研究滞后。本文就地选择赣南的红砂岩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多点冲击荷载在红砂岩土中的作用效应和叠加效果,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冲击荷载作用下,红砂岩土夯坑直径范围内的土以竖向位移为主,夯坑直径范围外的土以水平位移为主。土体的竖向位移和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中心点处的竖向位移和密度叠加效果随着击数或落距的增大而增强;竖向位移和密度叠加效果随着夯点间距的增大而减弱。(2)随着击数的增加,中心点处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在增大。土体抗剪强度叠加效果随着夯点间距的增大而减弱,特别是在夯点间距从3.5倍增大到4倍锤径时,减弱程度非常明显。构成红砂岩土抗剪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粘聚力。(3)两点夯击,距离夯坑中心5.0cm处,夯点间距3倍锤径时竖向位移、密度和抗剪强度的叠加效果都比夯点间距3.5倍锤径时好;其12.0cm深度处的竖向位移和密度的叠加效果要比其他测点好。距离夯坑中心7.5cm处,夯点间距4倍锤径时竖向位移、密度和抗剪强度的叠加效果都比夯点间距4.5倍锤径时明显要好。(4)四点夯击,当夯点间距分别为3、3.5、4和4.5倍锤径,距离夯坑中心依次为7.5cm、8.75cm、10.0cm和11.25cm处,12.0cm深度处的竖向位移和密度叠加效果相比较,夯点间距为3.5倍锤径时最好;当夯点间距为3倍和3.5倍锤径,距离夯坑中心5.0cm处和当夯点间距为4倍和4.5倍锤径,距离夯坑中心7.5cm处,12.0cm深度处的竖向位移和密度叠加效果要明显好于其他测点。抗剪强度叠加效果随着击数或落距的增大而增强。(5)对某工程红砂岩填土地基用本文试验得到的参数进行强夯加固,经检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90kPa,工程性质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所取得的相关结论对赣南地区红砂岩填土地基强夯加固的进一步研究、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通过2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情绪和暂时启动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信息的处理.实验一,选取100名大学生,研究高焦虑、中焦虑和低焦虑状态下的记忆操作,结果发现,焦虑情绪的水平与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研究通过信号检测论,对54名中学生的图片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对中性图片的辨别力显著高于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辨别力,证明了攻击性警戒-回避假设;(2)攻击者和中
本文对辽代宗教瓷器的出土情况、特征和产生的时间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考证,揭示了辽代宗教瓷器的文化内涵,探究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通识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科学类专业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
新疆西昆仑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眦邻塔里木盆地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根据对不同时期侵入岩、火山岩等大地构造环境的判别,确立西昆仑造山带的主要矿种是铜、铁
使用理解评价范式探讨了大学生的元理解准确性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能够预测其随后的阅读理解成绩,表明其元理解评价具有一定的准确性;(2)延迟概要组学生
本文简述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概况,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该方向上的研究提出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