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Specific Interest-based Reading In High Schools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大学和中学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中学老师特别注重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要考虑到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因素。其中兴趣和动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值得我们去更多的关注。虽然学者们对兴趣和动机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然而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很少有实证性研究。在激发读者兴趣方面,许多老师和研究者把阅读材料放在首要的位置(Cunningsworth,Alan.2002.Nuttall,Christine.2002.)。提供读者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内在动机,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然而,在高考的压力,高中生主要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促使其学习。为了了解专题兴趣阅读是否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并提高阅读水平,本文进行了个案研究。本研究的数据来自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二400多学生的一份调查、60位被测者的两份调查和实验前后的阅读水平测试成绩。60位被测分成两大组:实验组根据兴趣点提供阅读材料,对照组阅读各种不同内容的材料。此后,再根据动机对他们进行重组。此外,访谈、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笔记作为定性研究的数据。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 一.定量的数据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根据动机重组后发现:相对来说,内在动机较强的学习者,专题兴趣阅读对其具有语言学习意义。 二.定性的数据表明: 1.读者的外在动机似乎很强。 2.专题兴趣阅读对读者有积极的影响。 3.对读者的自主没有直接积极的影响。 4.阅读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也讨论了其他的主要发现: 1.材料的选择难度很大。 2.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合作对实验有相当大的帮助。 本文的结论是:提供适当的材料,专题兴趣阅读是一个较好的阅读策略,尤其是对内在动机较强的学生。兴趣阅读是使语言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条件,增加可学性。老师恰当的引导值得特别的关注。和其相关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实验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美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迄今共出版著作数十部,多次荣获文学界的各种奖项,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举足轻重。2000年,菲利普·罗
标记理论是以标记概念为基础,是语言学中用以分析语言系统的一条重要原则。标记理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语言各子系统中的标记现象来建立语言的标记模式,以便促进语言的更好发
通过分析C/SiC在高温(1250、1300和1350℃)空气氧化过程中质量、强度、物相、气孔率、微观形貌演变规律,并同时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得内耗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氧化对其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