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大学和中学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中学老师特别注重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要考虑到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因素。其中兴趣和动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值得我们去更多的关注。虽然学者们对兴趣和动机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然而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很少有实证性研究。在激发读者兴趣方面,许多老师和研究者把阅读材料放在首要的位置(Cunningsworth,Alan.2002.Nuttall,Christine.2002.)。提供读者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内在动机,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然而,在高考的压力,高中生主要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促使其学习。为了了解专题兴趣阅读是否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并提高阅读水平,本文进行了个案研究。本研究的数据来自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二400多学生的一份调查、60位被测者的两份调查和实验前后的阅读水平测试成绩。60位被测分成两大组:实验组根据兴趣点提供阅读材料,对照组阅读各种不同内容的材料。此后,再根据动机对他们进行重组。此外,访谈、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笔记作为定性研究的数据。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
一.定量的数据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根据动机重组后发现:相对来说,内在动机较强的学习者,专题兴趣阅读对其具有语言学习意义。
二.定性的数据表明:
1.读者的外在动机似乎很强。
2.专题兴趣阅读对读者有积极的影响。
3.对读者的自主没有直接积极的影响。
4.阅读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也讨论了其他的主要发现:
1.材料的选择难度很大。
2.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合作对实验有相当大的帮助。
本文的结论是:提供适当的材料,专题兴趣阅读是一个较好的阅读策略,尤其是对内在动机较强的学生。兴趣阅读是使语言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条件,增加可学性。老师恰当的引导值得特别的关注。和其相关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实验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