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上常见,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其血运丰富,骨折较易愈合,DHS(动力髋螺钉)是目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其具有滑动及加压双重功能,但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螺钉的把持力减弱,常常发现DHS主钉在股骨头颈部移动、切割甚至脱出股骨头颈,导致内固定的失效,表现为髋关节内翻畸形。[目的]研制可灌注骨水泥DHS,并将其应用于固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尸体标本,观察骨水泥在股骨头颈部的弥散情况,并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特点及传统动力髋螺钉(DHS)的优缺点,对传统DHS进行改良,设计可灌注骨水泥DHS;采用新鲜湿润骨质疏松髋部尸体,男性2例,女性4例,双能X线测量标本的骨密度,剔除软组织,将标本制成AO31-A1型骨折模型, C臂X光机透视下,在同一具标本两侧分别随机置入常规DHS(设为对照组)及可灌注骨水泥DHS(设为实验组),将置钉后的标本进行CT扫描,并行标本冠状面重建,观察骨水泥在股骨头颈部的弥散情况,应用多功能生物力学测试仪进行压缩试验,每个标本首先加载200N,消除弹性蠕变,继续加载至1000N,重复50次,记录最大位移及刚度,然后对每个标本进行破坏试验,记录其最大负荷,将所得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组标本置钉满意,对照组中有1例标本因重复压缩试验致股骨大转子骨折,主钉退出。实验组平均刚度为929.629493N/mm,较对照组(514.070792N/mm)增大80.84%( t=5.11 p=0.004),最大位移实验组为1.15075mm,较对照组(2.422915mm)减少了52.51%( t=8.511 p=0.000),实验组最大负荷均值为3664.3N,对照组为2845.7N(t=7.985 p=0.001)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T冠状面扫描提示骨水泥在股骨头颈部弥散良好。[结论]可灌注骨水泥DHS用于固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时,骨水泥与骨小梁锚合良好,较常规DHS固定牢固,故能减少螺钉对股骨头颈部的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