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石油资源的消费大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长。石油资源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能源,它的价格的波动必将牵动到宏观经济各个层面。为避免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具体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情况以及导致其波动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进行介绍,随即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原油现状,了解到目前全球石油价格下跌迅速的原因主要与全球石油供给不断增加、以及世界经济的下行所导致的各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的减弱有关。然而我国原油的进口依存程度逐渐增高,且进口国比较单一,导致这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其次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石油价格的定价机制,通过分析机制上的的差异来进一步探讨对国内宏观经济传导效果。国际油价的波动主要通过供给冲击效应、实际余额效应、通货膨胀效应、货币政策效应等方面传导至我国,从而对我国的各宏观经济指标产生影响,但由于我国原石油价格定价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这些传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接着本文采用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并借助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油价的波动给我国产出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带来的影响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的上涨会降低国内产出,并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使我国物价水平上升,但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的上升程度弱于PPI指数,当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时,政府通常会紧缩银根,使利率上升,进而减少了产出。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以及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从供给、开发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能源金融市场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