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万古霉素(Vancomysin)是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发挥作用,尤其对革兰阳性菌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1],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耳毒性,个体差异较大,及治疗指数小,应用不合理会诱导产生多种耐药菌,如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9]。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可降低肾毒性的潜在风险。因此,合理应用万古霉素使血药浓度维持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必须有效地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目的:对于静脉使用万古霉素且监测血药浓度的患者,分析不同谷浓度范围与肾毒性的关系,探讨谷浓度合理范围及安全性。对使用万古霉素期间出现肾损伤的患者,分为肾损伤组与非损伤组,比较两组谷浓度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对于减少肾毒性发生的指导意义。对于合并疾病及使用其他药物的万古霉素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增加肾毒性风险的其他危险因素。综合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对于临床疗效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新华医院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住院期间静脉用万古霉素且监测血药浓度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感染部位、基础疾病,谷浓度、峰浓度,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血肌酐值、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微生物学等数据。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肾毒性之间的关系,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及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0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共行血药浓度监测125例次,谷浓度<10mg/L的占23.2%(29例),10-20 mg/L的占44.0%(55例),≥20mg/L的占32.8%(41例)。在感染部位中,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0.95%),检出革兰阳性菌59株,占54.13%,以MRSA感染为主,药敏试验提示万古霉素均敏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均未发现耐药情况。肾损伤组的谷浓度中位数达26.06mg/L,非损伤组中位数13.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损伤组与非损伤组,在患有糖尿病(P=0.012)及升压药(P=0.023)使用方面有统计学差异。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中,达到细菌学清除的13例,占32.5%。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经万古霉素治疗后临床有效的占57.5%,无效42.5%,两组谷浓度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结论:1.高的万古霉素谷浓度,增加肾毒性的风险,谷浓度≥20 mg/L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增加;2.若患者合并糖尿病或使用升压药,将增加肾毒性的风险;3.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预后的判断,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评估,以达到治疗的安全有效;4.我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中,符合指南推荐的10-20 mg/L的占44.0%,提示仍需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剂量及用药间隔,以实现安全有效;5.我院105例患者中检出革兰阳性菌59株,MRSA占35.59%,药敏试验提示均敏感,未出现耐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