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巧妙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味思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笔者在亲身的教学实践和观摩教学中,常常困扰于教学问题的设计,比如设计多少问题来引导教学;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难易程度怎么把握;怎么安排教学次序。为了解决以上的困扰,笔者选择把“解答距”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问题分为四种由易到难的问题情境,分别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问题。从这个角度设计问题,可以设计出层次鲜明的阅读教学问题,使一线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多了一把有用的工具;引导学生品味思考问题时,提供了有用的教学策略。论文共有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提出研究的现实意义。首先,把“解答距”运用于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阅读期待,灵活安排问题难易程度的比例,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把“解答距”运用于阅读教学,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并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密度更大的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把“解答距”运用于阅读教学,针对能够关心学生精神成长、健全学生人格的文本,设计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问题,着重发展学生的情意水平。第二部分重点探讨“解答距”的内涵与教学价值。分别从心理学和语文阅读教学两个方面揭示“解答距”的内涵,着重剖析“解答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价值。第三部分论述语文阅读教学解答距运用的理论依据。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阅读期待理论出发,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品味和思考文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四部分集中讨论语文阅读教学“解答距”设计原则与类型。首先,把“解答距”运用于阅读教学,设计难易合理的问题情境,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体现三维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动态性和整体性。其次,梳理了长短不同的“解答距”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类:微解答距包括记忆性和知识性问题;短解答距包括理解性和感知性问题;长解答距包括语言品味性、鉴赏性和比较性问题;新解答距包括评点性、反思性和扩展运用性问题。第五部分着重从实践层面探讨语文阅读教学“解答距”分类教学策略。不同长短的“解答距”设计出思维和情意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根据所提问题与学生认识之间的差距,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合理引导学生,逐步消灭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最后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是对全文的补充。首先,申明要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阅读思想下,灵活、恰当地运用解答距。其次,要求教师在灵活运用解答距的同时,须在文本解读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