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CDw75抗原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LEA和CDw75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相关抗原,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探讨LEA、CDw75抗原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LEA、CDw75抗原分别在11例正常大肠黏膜、43例大肠腺瘤、5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2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半定量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判断。用统计学方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预后判断。[结果]1.LEA抗原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大肠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8.18%、62.79%、82.35%、95.24%,其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LEA抗原表达与大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2.CDw75抗原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大肠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9%、53.49%、70.59%、71.43,其表达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CDw75抗原表达与大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3.在大肠腺癌中,LEA及CDw75抗原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rs’=0.651)。4.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LEA抗原表达情况不影响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好(P<0.05);CDw75抗原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状况较CDw75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好(P<0.001)。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LEA表达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差异(P<0.001),淋巴结转移(β1>0)是不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率是无淋巴及转移患者的3.723倍;CDw75抗原表达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01),CDw75抗原阳性表达(β 2>0)是不利因素,CDw75抗原阳性表达患者的死亡风险率是CDw75抗原阴性表达患者的2.436倍。6.流行病学诊断实验评价方法显示:LEA针对大肠癌的诊断评价优于CDw75,其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46.30%,准确度为69.04%,阳性预测值为68.13%,阴性预测值为71.43%;联合检测LEA和CDw75较好,其敏感度为79.03%,特异度为80.00%,准确度为79.17%,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38.10%。[结论]1.LEA抗原和CDw75抗原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2.有淋巴结转移和CDw75高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不良的一个参考指标。3.联合检测LEA和CDw75,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其他文献
剖析"城中村"中的出租经济现象,结合现阶段我国"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改
以巴音河底泥为对象,探究了硫化物对城市河道底泥反硝化脱氮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硫化物浓度为50 mg/L时可促进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且潜在的硫自养反硝化速率(PASAD)平均为0.0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源于中草药的口服液类保健食品中18种重金属元素(Pb、Cd、As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的最重要阶段,对其做好质量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析在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随后
<正>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过程中,教育督导评价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培育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如何有效实施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2016年6月2~3日,在由国务院
2011年3月11日,9级大地震及其引发的高达10米的海啸袭击日本东北部,造成了广泛性的破坏,然而日本当地大部分的金融系统仍然在继续运转。本刊将聚焦日本金融业界应对地震灾害的经
随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化,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以及指挥专网等信息网络的融合趋势日渐明显,网络中的军事信息逐渐呈现出海量、动态、实时等特性,如何从
为评估企业钻井应急预案的完备性,使用故障树方法分析出导致钻井应急预案失效的35个基本事件,然后参考基本事件按照针对性、保障性等原则构建了应急预案层次分析法评估指标体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的影响及丹参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内毒素及加入丹参素对肝细胞几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内毒素可使乳酸脱氢酶
目的 建立人胃癌SGC-7901/TCF7L2细胞株,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使用质粒稳定转染技术,获得高表达TCF7L2蛋白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TCF7L2及其空转对照组SGC-7901细胞株(S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