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它的诊断以血压测值为标准,以动脉血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著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著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高血压病的防治不再是单纯降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加之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中医药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中医文献中虽无高血压的病证名。但对于本病最为常见的症状——眩晕、头痛的认识却极为丰富,并且从古代眩晕、头痛的文献及与水肿合并出现等的记载分析,也可看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高血压病所引起。因此系统整理了古代文献中关于眩晕、头痛的认识,将有助于现代中医临床对于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祖国医学对眩晕、头痛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古代有关眩晕、头痛和现代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历代医家诊治高血压及其相关证候的经验,为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古代文献研究和现代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古代部分主要分析总结了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眩晕与头痛的中医文献,在全面汇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断代史的方法,对先秦至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以及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背景下,分析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高血压病相关证候的认识特点和治疗经验。现代部分则较为全面地汇集了现代医家对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全面综合诸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辨证的三类十一个证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综合分析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①提出了肝火上炎型高血压与肝阳上亢型在辨证治疗上的区别,指出了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应用苦寒泻火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提出亦当注意通腑泻热,使腑气通、胃气降,则一身之气火皆降;②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于利水降压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③在现代病理学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弦脉产生的机理,提示在辨证时当四诊合参,不可局限于脉象所示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④在临床观察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临床治疗的思路,不应以单纯降压为目标,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指出要重视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治疗,综合调节的特点,准确辨证,在维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