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了解苏州地区儿童人类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探讨hMPV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及其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分析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48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型A、B型、副流感病毒1~3型和腺病毒,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MPVN基因,随机挑选部分PCR扩增产物送核苷酸测序作基因分析。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微球检测技术对25例hMPV感染患儿、35例RSV感染患儿和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IL-8、IL-6、IL-1β、TNF-α、IL-10、IL-12p70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临床表现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与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4865例标本中,检测到472份RT-PCR阳性扩增产物,阳性率为9.70%。单纯hMPV感染436例,hMPV合并RSV感染23例,合并InfA感染5例,合并Pinf3感染4例,合并AdV感染4例。2006~2008年hMPV阳性率分别为10.33%、6.56%、11.42%,hMPV全年均可感染,春冬季检出率较高,2006年1月、12月;2008年4月、5月、12月为流行高峰。hMPV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3.08月,比RSV感染患儿大,≤1岁者占44.49%;1~3月、3~12月组RSV检出率明显高于hMPV。hMPV感染临床表现与RSV相似,hMPV感染者发热更多见,喘息、气急在RSV感染患儿更为常见;RSV感染者首要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hMPV感染首要疾病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喘息较单纯hMPV感染者和合并细菌感染者常见;合并细菌感染者较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且CRP增高更常见。hMPV感染患儿外周血CD3~+、CD3~+CD8~+、CD16~+CD56~+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CD3~-CD19~+、CD19~+CD23~+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hMPV感染、RSV感染患儿外周血IL-8、IL-1β、IL-6、TNF-α、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MPV组患儿外周血TNF-α水平低于RSV组;哮喘急性发作组忠儿外周血IL-6水平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哮喘急性发作组TNF-α水平与支气管肺炎组相比显著增高;TNF-α与肺功能主要参数25/PF%呈负相关性(r=-0.4996,P<0.05)。结论hMPV是苏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占第二位的病毒病原,其流行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流行高峰在冬春季,与RSV流行高峰部分重叠。hMPV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其发病年龄、临床诊断及胸部X线表现与RSV有所不同。hMPV是婴幼儿急性喘息主要病原之一,可诱导或加重哮喘急性发作。IL-8、IL-6、IL-1β、TNF-α、IL-10等与哮喘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hMPV感染后炎症反应,hMPV感染诱生的细胞因子与RSV并不完全相同,可能通过不同的免疫途径介导炎症反应。机体抗hMPV免疫过程中存在Th2类细胞因子占优势,可能是导致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日后发展为哮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