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规模大、成本耗费高、质量要求严格,同时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具备度汛条件或在灌溉期前投入使用,冬期施工往往不可避免。吉林省长达半年左右的冬季工期,使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大打折扣,而受低温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混凝土施工,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冬季混凝土本身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如果对冻融循环认识不清,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当,就会造成质量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认识冻融循环,防止冻害,确保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对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论述了混凝土的组成、分类和特性:然后针对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中的冻融循环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在这部分研究中,首先介绍了混凝土冻融循环相关的理论基础,列出了混凝土抗冻融的相关实验;然后提出目前混凝土冬期施工中公认有效的引气方式,详细介绍了引气的原理、要求、影响因素、引气剂以及引气可能造成的其他影响;之后结合本人在水利工程中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的相关经验指出了严寒条件下混凝土作业施工要点,此外在此部分中列出了日本土木学会、建筑学会关于严寒条件下混凝土作业的相关规定,以期能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实践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然后针对严寒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介绍了养护管理中养护期和温度管理的相关内容,总结归纳了四大类的养护方法及其施工技术;接着对水利工程冬期混凝上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及要点;同时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冬期施工;最后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现实冬期混凝上施工提出了几点粗浅意见。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与冻融循环有关的混凝土冬期施工问题,详细阐述了冻融循环发生的机理、危害,指出了避免这些危害的有效措施,将混凝土冬期施工中受冻融循环影响的研究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