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场社会运动的话语形成都是一个各方博弈、话语建构、决策形成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在运动发展的重要阶段又会出现各种相对静态的言语表现形式,即“抗争性话语”,包括谣言、标语、口号、演讲、横幅、意见书、公开信、贴子、博客、微博等通过各种符号或文本形式所表达的策略性框架。中西方的新闻传播学者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多聚焦于主流媒体所呈现的话语,事实上,那些被主流媒体所忽视的非官方话语或许更能体现社会抗争的本质。本研究以抗争性话语为切入点考察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体兴起的环境运动,对“番禺垃圾焚烧选址案”中抗争性话语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不仅从面上分析了大众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与业主诉求之间的话语博弈,探讨大众传媒能否承担环境运动的组织资源角色;还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分析了以中产阶级为参与主体的业主和意见领袖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提出不同的诉求策略,并在内部传播、动员和组织具体的抗争话语和行为。文章最后对2007年以来有较大影响的城市环境运动进行了梳理,探讨番禺案例在我国环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通过对番禺案例中抗争性话语形成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新媒体的确在发布现状信息、普及科普知识、排解民众情绪、传播抗争话语、动员民众力量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在当下它还无法替代传统的民意表达手段成为抗争维权的主要渠道,而过度夸大新媒体的作用也会妨碍正常的官民互动交流渠道;番禺案例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主要归功于大众媒体的动员和组织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多角度地建构抗争性话语来引导民意;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环境运动依然无法成为单纯表达诉求的抗争议题,其话语无时无刻不与政治、民主化、公民权等议题挂钩。番禺案例是我国近年来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体兴起的环境运动的集大成者,其创造的“话语”和“脚本”为社会运动“文化资源库”的形成贡献了力量;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抗争的不彻底性,也决定了我国的城市环境运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会停留在“为了保卫自身空间的本地社区动员”的行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