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内容。语言和文字是统一、文明、和平的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是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是人际交流最基本的使用工具。1865年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在其所著的《最后一课》中指出:用自己本国的语言来教学,是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种重要途径。 随着汉语教学事业的逐步深入,“民汉兼通型”的人才越来越多,大大的提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学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学习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场所,增强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对我国通用官方语言的认同。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增强“中华一体”的观念。随着汉族与藏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汉语普通话对藏族老百姓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地区青少年普通话的使用状况以及普通话推广现状研究,在借鉴国内、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的同时,笔者深入到所研究地区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利用传播学中的5W模式,分别对阿坝藏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与传播的传播形式、传播效果以及受众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 文章首先阐述了汉语普通话的定义。介绍了国家大力推广和使用汉语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介绍了阿坝藏区藏族青少年汉语普通话推广的现状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传播学“把关人”理论为切入点,从阿坝藏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过程中学校、教师的定量分析着手,探究其在阿坝藏区藏族青少年群体中推广和传播汉语普通话的“责任”、“角色”、“特点”。具体包含两所中学的分析和两所中学教师的推普分析。第一,结合传播学理论定义,确定两所学校在推广和传播普通话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第二,作为组织传播的主体,学校在传播和推广普通话过程中所发挥的各项功能;第三,结合实例研究了教师普通话的等级水平、教师对普通话的教学看法、教龄和所授课程中普通话的运用对推广和传播汉语普通话的影响。 第三部分,纸质媒介、电视媒介、网络媒介也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和传播普通话的重要方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与此同时,利用传播学中的适度效果模式,研究了在阿坝藏区青少年群体中普通话推广和传播后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结合实例对阿坝藏区青少年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心理、行为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影响藏族青少年普通话推广和传播的主要因素,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角度,从社会、学校、个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解释了影响其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原因,同时也提出汉藏双语教学有利于阿坝藏区青少年普通话传承与发展的观点。 第五部分,从国家政策以及百姓需求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为青少年更好的使用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以及措施。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九寨沟地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导致更多的游客蜂拥而至。作为藏族青少年,在该地区正确使用汉语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