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封闭式基金一直处于折价的状态,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同,使得封闭式基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波折,自从最后一只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基金银丰在2002年发行之后,封闭式基金市场就再没有增发过封闭式基金,如何解决好基金折价问题,是市场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2007年,作为国内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发行的先河----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一经推出,便得到市场较大的认可。截止2014年7月15日,市场上发行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数量已经达到174只,总份额已经达到959.43亿份,资产净值规模为989.79亿元,创新型封闭式基金逐渐成为了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上不可小觑的发展力量,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能否解决好封闭式基金的不足,有利于封闭式运作方式在基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文章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入手,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理论,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两个角度。传统金融的观点主要从资本利得、流动性缺陷、代理成本理论、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解释,现代金融主要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基金的折价现象进行了说明。对于基金业绩评价的方法,从1952年Markowitz将定量分析引入基金业绩研究开始,依照评价方法发展的逻辑,梳理了CAPM、Treynor、Sharpe、Jensen指数的发展,APT模型的提出,到多因素模型、T-M模型的发展。之后,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封闭式基金由兴盛到衰退的发展历程,理清了高折价、业绩不理想问题的存在导致封闭式基金发展陷入困境,以及推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文章主要归纳总结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创新机制,包括产品设计的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产品设计中,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引入了分级基金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运用杠杆,另一方面更加贴合不同风险收益投资者的需求,此外为了限制基金高折价率的问题,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设定了救生艇条款,收益弥补机制等。在管理创新方面,规定必须定期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对基金管理人形成更好的激励和约束,降低了基金的管理费,缩短了存续期。
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定量分析创新型基金对封闭式基金改进的效果。(1)数据的选取。论文选择了2012年以前发行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和2014年1月1日仍然存续的封闭式基金,一是有较多的样本量,二是保证有两年的时间跨度。(2)样本的处理。在48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中,有12只基金完成封闭期,转型了LOF基金,所以把这12只基金作为样本一,把剩下了36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作为样本二,分别与封闭式基金作为参照来对比研究。(3)折价率对比研究。通过计算每只基金的折价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对每个样本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确实要低于封闭式基金。(4)基金业绩的考察。采用了Treynor、Sharpe、Jensen指数作为衡量指标,由于Treynor、Sharpe指数是相对指标,因而对每个指标下的基金做了排序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表现更优。Jensen指数已经对其显著性的研究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表现更好。(5)基金择时择券能力分析。文章主要采用T-M模型,通过计算每只基金的α、γ值,以及其显著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择券能力上,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要优于传统封闭式基金,而在择时能力上,两种基金都没有体现出具有此种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可以看到依然采用封闭式运作的创新型基金,在结构设计上和封闭式基金已经有了较大了变化。对折价限度做出了规定,连续的超过限度规定,则不再采用封闭模式运作;分级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基金的杠杆运作机制,也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管理中降低费用,缩短封闭式期,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强制分红机制以及持有人大会的规定,使得基金运作更加透明,基金管理方和投资方能有更加顺畅的沟通机制。这些变化不论是对于已经完成整个封闭运作期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或是还处于封闭期的基金确实在降低基金折价率、提升业绩方面突显出一定的效果,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稍微优于封闭式基金。而市场时机选择能力,两者差别不大,都没有显著的体现出对市场时机选择的能力。
基于研究结论,就该用好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这种既能结合封闭式基金优势,同时又能提升基金业绩、降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机制,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文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培养适合基金发展的市场环境,丰富证券投资品种,特别是新推出的股指期权、期货,只有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品种,才能保证基金投资、风险规避过程中有丰富的投资工具。第二就是建立一支具有竞争力、专业性、成熟的基金经理队伍,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是一个从理论产品设计到实际上市运行的过程,仅有纸上谈兵的基金经理,是无法完成整个操作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投资的产品越来越复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优秀基金经理存在的公司,是不敢贸然推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第三就是挖掘新的产品,以创新带动需求,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封闭基金,以实现零折价率为目标,让创新型封闭式基金顺流而上,长远发展。
文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时间段短,只有两年的数据量,市场形态过于单一,只研究了在震荡市场环境中的基金情况,没能对基金上升、下降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文所做的努力主要有两点,一是与研究单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效果相比,本文的研究更加全面,二是在前人对基金业绩度量的基础之上,定量评价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改进效果。
文章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入手,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理论,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两个角度。传统金融的观点主要从资本利得、流动性缺陷、代理成本理论、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解释,现代金融主要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基金的折价现象进行了说明。对于基金业绩评价的方法,从1952年Markowitz将定量分析引入基金业绩研究开始,依照评价方法发展的逻辑,梳理了CAPM、Treynor、Sharpe、Jensen指数的发展,APT模型的提出,到多因素模型、T-M模型的发展。之后,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封闭式基金由兴盛到衰退的发展历程,理清了高折价、业绩不理想问题的存在导致封闭式基金发展陷入困境,以及推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文章主要归纳总结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创新机制,包括产品设计的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产品设计中,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引入了分级基金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运用杠杆,另一方面更加贴合不同风险收益投资者的需求,此外为了限制基金高折价率的问题,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设定了救生艇条款,收益弥补机制等。在管理创新方面,规定必须定期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对基金管理人形成更好的激励和约束,降低了基金的管理费,缩短了存续期。
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定量分析创新型基金对封闭式基金改进的效果。(1)数据的选取。论文选择了2012年以前发行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和2014年1月1日仍然存续的封闭式基金,一是有较多的样本量,二是保证有两年的时间跨度。(2)样本的处理。在48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中,有12只基金完成封闭期,转型了LOF基金,所以把这12只基金作为样本一,把剩下了36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作为样本二,分别与封闭式基金作为参照来对比研究。(3)折价率对比研究。通过计算每只基金的折价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对每个样本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确实要低于封闭式基金。(4)基金业绩的考察。采用了Treynor、Sharpe、Jensen指数作为衡量指标,由于Treynor、Sharpe指数是相对指标,因而对每个指标下的基金做了排序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表现更优。Jensen指数已经对其显著性的研究显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表现更好。(5)基金择时择券能力分析。文章主要采用T-M模型,通过计算每只基金的α、γ值,以及其显著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择券能力上,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要优于传统封闭式基金,而在择时能力上,两种基金都没有体现出具有此种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可以看到依然采用封闭式运作的创新型基金,在结构设计上和封闭式基金已经有了较大了变化。对折价限度做出了规定,连续的超过限度规定,则不再采用封闭模式运作;分级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基金的杠杆运作机制,也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管理中降低费用,缩短封闭式期,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强制分红机制以及持有人大会的规定,使得基金运作更加透明,基金管理方和投资方能有更加顺畅的沟通机制。这些变化不论是对于已经完成整个封闭运作期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或是还处于封闭期的基金确实在降低基金折价率、提升业绩方面突显出一定的效果,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稍微优于封闭式基金。而市场时机选择能力,两者差别不大,都没有显著的体现出对市场时机选择的能力。
基于研究结论,就该用好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这种既能结合封闭式基金优势,同时又能提升基金业绩、降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机制,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文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培养适合基金发展的市场环境,丰富证券投资品种,特别是新推出的股指期权、期货,只有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品种,才能保证基金投资、风险规避过程中有丰富的投资工具。第二就是建立一支具有竞争力、专业性、成熟的基金经理队伍,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是一个从理论产品设计到实际上市运行的过程,仅有纸上谈兵的基金经理,是无法完成整个操作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投资的产品越来越复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优秀基金经理存在的公司,是不敢贸然推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第三就是挖掘新的产品,以创新带动需求,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封闭基金,以实现零折价率为目标,让创新型封闭式基金顺流而上,长远发展。
文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时间段短,只有两年的数据量,市场形态过于单一,只研究了在震荡市场环境中的基金情况,没能对基金上升、下降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文所做的努力主要有两点,一是与研究单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效果相比,本文的研究更加全面,二是在前人对基金业绩度量的基础之上,定量评价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改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