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利用强度表达的是一定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由于地区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又受到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尽耗光,开发利用的应仅是水资源的一部分。据估计,世界水资源利用量仅占河川径流量的1/3。为了弄清一个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可能被利用的最大数量,即水资源的承载力,需要对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以便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往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大多评价中,把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等同于水资源总量,导致计算结果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处在非常安全的阶段,这样的结果是不甚合理的。本文以水循环、水量平衡、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理论水资源可利用量模型和实际水资源可利用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和实际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实证研究以中国一级流域为尺度,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计算了各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对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其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实际水资源利用强度较低,理论水资源可利用量已基本和用水总量持平,理论水资源利于强度接近临界值1。(2)中国北方水资源利用强度大于南方水资源利用强度,东部水资源利用强度大于西部水资源利用强度。(3)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西北诸河片区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已超过接近或超过临界值1,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4)从1997-2009年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变化来分析,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大,而其余流域片区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小。我国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化分布与水资源利用强度大小分布基本一致。(5)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大,而其余流域片区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小。这一特征正好与水资源利用强度大小的分布一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主要阐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理论、生态需水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概念及计算模型第三部分中国水资源利用强度的计算。主要根据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分析其要素变化情况。第四部分为结论和讨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水资源利用强度的研究方法、尺度、精度、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