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学在两汉时代的历史中是汉代政治模式中的核心理念“尊儒术,举逸民”的制度体现之一。太学是汉代政治模式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两汉社会中太学的政治功能显著,这项机能也是其在两汉社会中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同时,太学还承担着国家机体的多项重大典制礼仪功能。太学是通向政治和官僚体制的重要通道,即使身处太学未真正进入官僚和政治体制中时,太学群体仍能起到凝聚全体士大夫以充当舆论策源的功能。孔子“施及有政是亦为政”的理念在两汉太学得以实现。本文认为但汉魏之际,“清”的观念的渲染、魏初新贵族挤占了政治圈内层、清途任官体系的生长及战乱的破坏、魏代治国理念的转变等因素相互激发使太学彻底衰落。虽然前辈学者对自西汉到东汉之间的太学衰落已有论述,但笔者正是基于上述之汉魏太学不同境遇之对比产生的巨大反差,从而认为如果说两汉间的太学衰落是程度深浅的量的变化的话,那么汉魏间太学之衰落则无疑是丧失元气式的太学发展史上的滑铁卢之役,此后其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虽然对汉魏间太学衰落这一问题的研究,以笔者孤陋寡闻所见,似尚无专文讨论;但之所以笔者毅然认定汉魏间太学衰落乃致命的质的衰落,正是基于以上对两汉太学在各自时代中政治空间及功能角色的分析和认识的前提之上的。对发生了根本性衰落的曹魏太学的政治空间以及在政治机体中的功能角色的探讨是本文的又一大论题。本文分析认为自曹魏起,太学丧失了最重要的政治功能以及对士大夫的凝聚功能、舆论策源功能。曹魏时代留给太学群体的空间只是政治体制边缘的狭小空间。太学是缀附在曹魏政治体制上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庸。随着贵族制社会的发展及成熟,到了西晋,其国家典制仪礼的功能也一并丧失,而仅仅是一个受鄙夷的社会下层的中央官学。最后本文通过历史尺度的测量,认为太学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之势。它是汉代政治模式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及儒生理想政治的重要制度支柱。随着汉代政治模式在汉末的消亡,太学制度已名存实亡。皇权及大族权力的增强决定了太学势必衰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