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成人(20-59岁)身体形态指标和肥胖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影响肥胖人群的主要因素,为山西省肥胖人群的研究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方法:采用十一五期间(2005年和2010年)两次测试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从山西省11个地区监测点抽取山西省成人(20-59岁,其中2005年16893人、2010年30155人)身体形态及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其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上臂皮褶等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采用身体质量指标(BMI)、腰臀比(WHR)两个肥胖相关指标来深入分析山西省肥胖人群的特征变化,并阐明其影响因素。 结果: (1)十一五期间,BMI增加幅度明显的人群主要包括:20-24岁城体力男性、25-29岁乡村和城体力男性、30-34岁三种城乡种类男性和相关年龄段的城非体女性、40-44岁三种城乡种类男性、45-49岁乡村女性、50-54岁城非体男性以及乡村女性、55-59岁乡村男性和女性;不存在BMI减小幅度明显的人群。腰臀比增加幅度明显的人群主要包括:25-29岁乡村和城非体女性、30-34岁三种城乡种类女性、35-39岁城体力和城非体女性,8个年龄段中女性腰臀比变化比较明显,男性在十一五期间的变化并没有显著性;不存在腰臀比减小幅度明显的人群。 (2)2005年BMI指数在女性肥胖人群中,表现为20-24岁、30-34岁年龄段差异性比较明显,其它年龄段无明显差异且都在29以上。影响这两个年龄段 BMI的主要因素除了体育锻炼外可能还有其他行为因素的影响。腰臀比在女性肥胖人群中,表现为30-34岁、40-44岁年龄差异性比较明显,8个年龄段乡村普遍高于城市,随着年龄增长缓慢增加,影响这两个年龄段主要因素为职业和体育锻炼。相同年龄段男性肥胖人群的BMI和腰臀比无明显差异。 (3)2010年BMI指数女性肥胖人群中,表现为20-24岁、25-29岁年龄段差异性比较明显,39岁之后相对比较平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和每周散步、静态天数。腰臀比在女性肥胖人群中,表现为20-24岁、35-39岁年龄段差异性比较明显,影响20-24岁女性腰臀比的主要因素为油炸食品的食用和每周散步天数,影响35-39岁的腰臀比主要因素可能为生活中的其他行为习惯。相同年龄段男性肥胖人群的BMI和腰臀比无明显差异。 (4)本研究结果显示,腰臀比与BMI指标判定肥胖产生不同的结果。 结论: (1)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成人中肥胖指标BMI、腰臀比总体表现为持平或显著性增加的趋势。BMI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均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腰臀比在女性人群中增加比较明显。 (2)2005年不同城乡种类中,BMI和腰臀比在女性肥胖人群中差异性比较明显。其中乡村女性BMI和腰臀比均相对较高,男性肥胖人群中BMI和腰臀比无明显差异。影响女性肥胖人群BMI和腰臀比的主要因素为体育锻炼,其中影响20-24岁、30-34岁女性肥胖人群的因素还有职业性质。 (3)2010年不同城乡种类中,男性肥胖人群的BMI和腰臀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乡村女性肥胖人群中BMI和腰臀比均相对较高。影响女性肥胖人群BMI和腰臀比的主要因素为体育锻炼。其中影响20-24岁、25-29岁女性肥胖人群两个指标的因素还有受教育程度和油炸食品的食用。 (4)本研究结果显示,腰臀比与BMI判定肥胖产生不同的结果,腰臀比这一肥胖指标可以将男女的肥胖特征明显体现出来,而BMI指数在区分男女肥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但腰臀比只能反映出腰部和臀部的肥胖特征,不能很明确的反映出整体身体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