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性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系统的研究了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和抗性情况,室内采用离体叶段法检测了采自辽宁省7个市的53个稻瘟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紫外线和MNNG药剂两种方法对各市最敏感稻瘟病菌进行抗性诱变,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咪鲜胺和嘧菌酯与三环唑的交互抗药性情况,从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3方面研究了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为延缓或抑制稻瘟病菌对三环唑产生抗性以及抗性治理奠定了基础。 敏感性测定:室内采用离体叶段法检测了采自辽宁省7个市的53个稻瘟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7市的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未产生抗药性;初步确定所有菌株EC<,50>的平均值0.4259 μ g·mL<-1>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基线。 抗药性诱导:通过紫外线和MNNG药剂两种方法对各市最敏感稻瘟病菌进行抗性诱变。10min紫外线诱导稻瘟菌,获得了1个低抗菌株LRDL-8,1个中抗菌株MRFS-10,MRFS-10EC<,50>达到了9.6021 μ g·mL<-1>,抗性倍数为22.5倍。100 μ g·mL<-1>MNNG药剂诱变并分离获得了3个低抗菌株LRDD-9、LRDL-8和LRPJ-9,2个中抗菌株MRBX-4和MRPJ-9,其EC<,50>分别达到了12.1510μ g·mL<-1>和15.9180μ g·mL<-1>,抗性倍数分别为28.5和37.4倍,结果说明紫外线诱导和MNNG药剂诱导都可以获得抗性菌株,且MNNG药剂诱导优于紫外线诱导。 交互抗药性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咪鲜胺和嘧菌酯对6个三环唑的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EC<,50>值,与三环唑的EC<,5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三环唑与咪鲜胺和嘧菌酯EC<,50>的相关系数在P=0.05水平上均不显著,说明三环唑与咪鲜胺和嘧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 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培养皿菌落直径法测定6个菌株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参试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SPJ-9和MRPJ-9菌丝生长速率与其他菌株的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其他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菌丝生长速率与菌株的敏感性EC<,50>无关,而是由菌株本身决定的;将6个菌株菌丝块(6mm)两块分别移至高粱粒培养基的三角瓶里,相同条件培养后,比较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产孢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菌株产孢量与相应菌株的EC<,50>相关系数为0.9667,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说明菌株产孢量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相关,越敏感菌株,产孢量越大:致病力比较结果表明:接种敏感菌株SPJ-9和SBX-4孢子的处理病情指数与低抗菌株LRDD-9、LRDL-8以及中抗菌株MRBX-4、MRPJ-9之间差异均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随着EC<,50>值的升高,即菌株敏感性降低,菌株致病力越弱,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538,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说明菌株致病力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负相关,抗性越强的菌株,致病力越差,可以推断在田间出现抗药菌株时,抗药菌株也难以形成优势种群。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
语文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加强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与个性增强,传统的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操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人在教学体验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插上了一双翅膀,学生们可以依靠这双翅膀来更好地感受物理,同时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初中物理的课堂效果得到质
新课改明确提出各学科教学中要重视人文教育工作,新的课程标准中包含了许多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深入挖掘物理学史,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通过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