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养殖池底质类型对南美白对虾栖息和生长的影响,同时对3种规格对虾的的可持续游泳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可提高对虾的养殖质量,为养殖池内水流流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究养殖池底质类型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栖息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如下两组实验研究。实验Ⅰ,在一个养殖池内设置了砂砾、粗沙、细沙、沉木、网布和玻璃缸空白对照六种底质,主要研究底质类型对南美白对虾栖息的影响。实验Ⅱ,在六个养殖池内进行,每个养殖池内铺设一种底质,主要研究底质类型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质类型对南美白对虾栖息有明显影响,不同底质区域内的栖息比例按照如下顺序递减:沉木>细沙>粗沙>砂砾>网衣>玻璃缸底。养殖池底质类型明显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存活率按照如下顺序递减:砂砾>细沙=粗沙>网衣>玻璃缸底>沉木,增重率按照如下顺序递减:细沙>粗沙>砂砾>网衣>沉木>玻璃缸底,特定生长率按照如下顺序递减:细沙>粗沙>砂砾>网衣>沉木>玻璃缸底。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养殖池底质对南美白对虾栖息以及生长的影响,建议选择细沙(1-3 mm)作为养殖池底质。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建议选择细沙底质作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底质,进而提高养殖质量,增加收益。(2)研究对虾可持续游泳能力,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流流速和持续时间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循环水槽,分别测定3种规格S1(5.87±0.53)、S2(10.12±0.62)、S3(14.28±0.1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6种流速29.4、32.9、37.5、41.2、44.3和50.3 cm/s下的可持续游泳时间,并以此作为指标衡量凡纳滨对虾的可持续游泳能力。结果显示随着流速的增加,所有规格的对虾可持续游泳时间都呈现降低趋势,降幅随着规格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流速下,对虾规格越大,可持续游泳时间越小,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采用离散系数表征个体差异性大小,三种不同规格的对虾,离散系数随水流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大规格对虾S3个体差异性明显大于其余规格对虾;对虾规格对平均可持续游泳时间-流速数学拟合模型的选取基本没有影响,三种规格对虾的对数模型拟合系数均为最高。研究结果可以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对虾养殖池内水流流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