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与虚假债权且债务人给付的不当得利返还,仅以清偿目的作为给付目的,结果有时不符合实质上的价值,但不能完全放弃教义学上的构造,否则会打开不当得利法上衡平化的大门。让与虚假债权且给付后不当得利债务人的确定,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若债务人进行了给付,则其给付目的以受让人还是出让人为给付受领人。债务人是否进行了给付决定不当得利依给付关系返还还是以得利和受损之间的直接性返还,给付概念的产生使“因得利而受有损失”的要件具体化为给付的发生,目的在于将非给付关系当事人排除在给付型不当得利返还关系外。对于以给付来确定给付型返还结果的思考方式,许多学者对给付概念在适用能力上提出质疑,但如果放弃给付概念并不利于问题解决。应当重视的是给付概念的核心——债务人的目的确定。进一步具体而言,财产转移应当指向谁,才能实现该债务人的目的?目的确定作为意思表示,同样适用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债务人目的意思的解释涉及破产风险改变和牵连性的维持,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因此给付目的不应以形式化的推导确定,也不应由第三人代替当事人意思做出风险分配等安排,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并兼顾信赖原理。为了平衡债务人真意和意思表示受领人信赖保护,以给付受领人视角解释目的意思,解释的角度包括类型化的三角关系案型、补偿关系合同目的等。此外若当事人对破产风险承担等结果有可推知的合意,可以作为解释目的意思的相关情事。目的意思的确定需要表意人的可归责性和受领人正当的信赖。在让与虚假债权并给付的案型中,出于意思自治,应当认为债务人给付目的通常指向出让人。在个案中,特别的情事会导致债务人给付目的的改变,只要能够确定债务人对受让人有独立的目的意思,或债务人的目的需要使财产直接向受让人转移才能实现。其二,若受让人满足善意取得债权的要求,则其可主张保有得利,债务人只得向出让人要求(给付或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返还。债权善意取得同样涉及信赖保护和可归责性,根据德国民法典第405条的规定,债务人的可归责性在于以虚假行为的方式创造了权利存在的外观,且受让人对该权利外观产生信赖。在让与虚假债权中虽然受让人存在合理的权利存在之信赖,但债务人不能达到该种足以导致债权善意取得的可归责性。我国法院在虚假债权的善意取得问题上,采取与德国民法典第405条相比更为宽松的认定,无需债务人对虚假债权明知。以目的意思解释为核心,对照法院在判决此类案件的理由,可以以包含了实质性价值的形式要件来考虑个案中是否存在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