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在120~139mmHg(1mm 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它是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的过渡阶段。国内外的心血管流行研究资料统计显示:当血压>115/75㎜Hg时,随着血压水平的波动变化、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已显著增加,而当血压增加了20mmHg,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加倍。目前研究发现正常高值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升高并与血压呈明显相关,说明在高血压前期中存在对靶器官的早期损害,但对于正常高值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时,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变化,国内外研究尚少.故本课题主要通过测定正常高值血压及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伴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功能损伤情况,为早期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高胆固醇血症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将2013年7月-9月在山西大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153例,根据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分成3组:A组[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n=58];B组[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n=52];C组[正常高值血压+高胆固醇血症,n=53组]。二.临床和生化资料收集仔细询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测量三次收缩压及舒张压、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资料。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之间的big ET-1水平。研究结果一、临床及生化资料的比较B组和C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均高于正常血压组,HDL-C低于A组。B组与C组间收缩压、舒张压、BMI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C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高于其他两组,较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二、血浆big ET-1水平的比较三组之间big ET-1的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B和C组的big ET-1均高于A组(P<0.01),C组的较B组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正常高值血压者较正常理想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趋势,血浆big ET-1的水平升高。2.正常高值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与正常高值血压者相比,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明显加重,big ET-1水平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