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原理尚未明确,且引起发病的因素诸多,临床表现复杂,并伴有多种合并症,又常伴有顽固性反复发作,故治疗上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本病一直是肛肠外科研究攻克的重点病之一。相比而言,祖国医学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较大发展。为充分发挥祖国医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本课题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相应的中药煎汁行保留灌肠,同时与采用西药溶于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进行对比,旨在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可靠性,同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选择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分为湿热下注型和脾肾阳虚型两个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煎浓汁行保留灌肠;对照组选用西药,将甲硝唑片200mg碾成粉末,思密达冲剂3g溶于0.9%生理盐水200毫升中,并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保留灌肠。将温度适当的灌肠液(38℃左右)倒入灌肠器中,患者于排便后取左侧臀高位,将灌肠管(16号一次性塑料管)插入肛门约15cm~20cm后缓慢注入药物,并保留30分钟以上,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歇2天。两组均经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具有临床疗效者半年后复查病情;无临床疗效者则按无效病例处理。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痊愈31人,显效11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痊愈27人,显效12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90.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灌肠治疗半年后复查,治疗组痊愈29人,显效11人,无效3人,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痊愈21人,显效10人,无效12人,总有效率为72.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1)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及中药灵活配伍的特点可提高疗效;(2)本病病位主要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一方面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且保持较高浓度,对病变部位起到直接治疗作用,同时清洁肠道及恢复肠粘膜正常生理机能。另一方面,直肠给药避免了药物被胃肠道酸碱及消化酶破坏和肝脏的解毒作用;(3)本治疗形式患者易于接受,且中药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治愈好转率,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