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这一群体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并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正确地缓解压力、完善自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难题。体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增强学生健康体质的责任,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载体。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表现为从事某种行为相继失败后感到茫然、无助的状态。身体自尊是自尊的一个分支,是个体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主观评价,主要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相貌、对体型的满意程度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体育课学习中,学生会经常发生习得性无助行为,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低,厌恶技能学习,缺乏自信心。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不仅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同时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基于此原因,论者选取了大学生体育学习中习得性无助对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作为研究主题,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体育课学习中习得性无助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本研究在查找相关资料和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在体育课中习得性无助对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倾向并不明显,身体自尊水平较高;习得性无助对身体自尊的影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习得性无助倾向越高,身体自尊水平越低,习得性无助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习得性无助倾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能力低、低效能感是造成女生更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主要原因;习得性无助在文理专业方面差异不显著;身体自尊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身体自尊水平低于男生身体自尊水平;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的产生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论者对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的自我调整和矫正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人施教,降低学生习得性无助感;(3)肯定教学为主,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积极评定。(4)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弥补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提高身体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