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辨证多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型为主要证型的认识,通过观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在运用疏肝理脾法基础上加用调心安神法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并通过水负荷试验阈值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值变化,探讨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肝郁脾虚型FD患者与胃内脏敏感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客观评价调心安神法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的疗效。对象与方法:根据2006年罗马国际会议上达成的RomeⅢ诊断标准,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1年通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治规范(草案)》,选择符合肝郁脾虚型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柴芍六君子汤,试验组在柴芍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用调心安神药,两组均每日1剂,每日3次,以4周为1疗程。均给予患者适当的病情解释,消除疑虑,但不做深层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量表、SDS、SAS测评,及水负荷试验,并统计总积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消化不良症状与心理异常的变化、水负荷阈值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0例FD患者中伴抑郁状态占31.7%,伴焦虑状态占16.7%,其中合并抑郁、焦虑状态者7名,经统计心理异常者总量达36.7%:60例FD患者治疗前初次饱足阈值和最大饱足阈值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435.0±55.9)ml比(519.5±47.6)ml(p<0.01),和(788.5±79.5)ml比(1025.0±75.6)ml(p<0.01),提示FD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2)FD症状积分与SDS、SAS呈显著正相关(r=0.370~0.444、p<0.05~0.01),但60例FD患者中经SDS、SAS量表心理测评后经统计分析显示伴焦虑、抑郁的19例患者与胃内脏敏感性不具有相关性(p>0.1);(3)两组治疗前病情具可比性,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p<0.01),各症状疗效相当,试验组总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但痊愈率较对照组占优(p<0.05);(d)治疗后对照组虽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但SDS、SAS及水负荷阈值则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对症状积分、SDS、SAS及水负荷阈值的改善均获良效(p<0.05)。(5)治疗好转后两组症状积分与SDS、SAS相关性均有所下降,以试验组更为明显,疗程结束两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6)试验组对FD患者合并的心理异常缓解率高,试验组对FD患者合并的胃内脏敏感性增高缓解率高,比对照组占优(p<0.05)。结论:(1)FD患者伴心理异常者比率较先前报导的FD为高,可能与研究选取的中医证型(肝郁脾虚型)有关;(2)肝郁脾虚型FD患者发病及病情程度与心理因素存在高度相关性,但药物治疗可显著影响两者的相关性,但不支持FD患者及伴焦虑、抑郁患者SAS、SDS积分与水负荷阈值所提示的胃内脏敏感性相关;(3)加用调心安神法可显著改善FD患者伴随的心理异常及胃内脏敏感性;(4)柴芍六君子汤及加用调心安神药治疗FD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