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艰苦努力而逐步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思想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任何一个政党的建立,都是以政权为目的的。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确立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目标。但是,究竟该怎样达到“无产阶级专政”、该以什么样的政权形式来实现自己直至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在党成立之初,幼年的党,尽管既缺乏理论上的准备又无实践的经验可谈,仍然对国家政权这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权思想。本文所要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思想及其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思想的探索历程,经历了中共“一大”前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主张;中共“二大”以“自由联邦制”来“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的方案;中共“四大”前后以“国民会议”的方式来建立一个“革命民众联合政权”的政权思想;大革命高潮和紧急时期的建立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政权”思想主张;大革命失败后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的思想与实践,以及贯穿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前期的“平民政权”的口号和思想等,这样一个政权思想的探索历程。十月革命的炮声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和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迭遭挫折,又把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推向了历史的前台。中共“一大”,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也确立了单独率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在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大”以后,经过一年斗争实践,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已不再主张在中国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提出“由一个或数个革命的党派联合掌权”来建立一个“中华联邦共和国”的政权主张。在此基础上,按照共产国际建议,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进而以“国民会议”的方式建立“革命民众联合政权”的主张也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涵盖了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虽然无产阶级在政权中不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但是这个主张表明了共产党人对政权的思考更接近中国的实际、更能如实地反映当时中国革命的现状。在中共“三大”前后,“平民政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思想和口号开始出现于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宣言、议案中。“平民政权”的思想主张,几乎跨越了整个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思想,包括在“革命民众联合政权”、“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政权”、“工农苏维埃政权”等政权思想中。不同的时期,它的内容有不同的含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革命进入高潮时,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了“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的政权主张。这是以工农为主体的政权,它在理论上把大资产阶级排斥在了联合政权之外,应该说它向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思想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中国革命的现状使得共产党人在具体运用和实施中,不得不退回到“革命民众联合政权”的政权主张中来。甚至到了大革命紧急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建立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政权的思想主张,一方面又承认和支持一个包括有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反对北洋军阀、愿意加入北伐的军阀势力的“革命联合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大革命的失败,建立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的思想和实践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程,共产党人进行了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开展了中华苏维埃运动。中国革命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人二十年代时期对政权思想诸多方面的思考与探索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期不可回避的因素——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和指导。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与领导。共产国际的几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执委的执委会,以及斯大林的多次谈话、发言,对中国未来的政权进行专门的论述和总体规划,均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主张和政权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力图按共产国际的设计去达到自己的政权目标。本文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的形成历程时,力图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去挖掘产生此时此刻共产党人政权主张的背景资料,以找到产生此时此刻此种政权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的研究。从而建立起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的框架。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努力在曲折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我们作为后来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顾和研究,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面对今天的现实,解决好今天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