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脑性瘫痪(CP)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是成为儿童肢体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将体育游戏中的运动元素和教育元素结合脑瘫儿童的传统疗法,应用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研究方法:在四川八一康复医院选取20名痉挛型脑瘫患儿,随之将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抽签分组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参与人数均为10人,对照组每日进行普通神经发育疗法的常规训练,而实验组选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体育游戏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教学周期为20周,并使用《Berg平衡量表》对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实验前后的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静态平衡:实验组前后无支持站立项,无支持坐位项,闭目站立项,双脚并拢站立项,双脚一前一后站立项,单腿站立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双脚并拢站立项,单腿站立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支持站立项,无支持坐位项,闭目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双脚一前一后站立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动态平衡:实验组实验前后从坐位站起项,转移项,上肢向前伸展并伸手向前移动项,从地面拾起物品项,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项,从站立位坐下项,转身向后看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转身360°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从站立位坐下项,转移项,转身向后看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向前伸展并伸手向前移动项,从地面拾起物品项,转身360°项,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静态平衡之间的比较:4项测试效果非常显著(P?0.05),2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动态平衡之间的比较:有5项测试效果显著(P?0.05);3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通过20周体育游戏结合普通神经发育疗法对脑瘫儿童平衡能力的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提高更加明显;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幅度较小,并且干预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