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及其制品被认为是人类膳食雌性激素的主要来源,其安全性及生理效应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建立了乳源雌性激素(雌酮、17β-雌二醇、雌三醇、孕酮)的RP-HPLC同步检测技术,主要包括:1.优化乳样品前处理步骤及相关参数。2.优化了样品净化条件,选用WATERS公司的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确定了最佳净化程序。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光电二极管阵列与荧光检测器串联(RP-HPLC-PDAD-FLD)建立了同步分析乳源四种雌性激素的检测方法。用PDAD检测雌酮和孕酮,波长分别为280nm和245nm;用FLD检测17β-雌二醇和雌三醇,条件为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310nm。采用本论文建立的分析方法,乳源四种雌性激素的回收率在63.8%~82.3%之间,变异系数在3.3%~8.2%之间;EI、17β-E2、E3和P的检出限依次为1.0、0.05、0.05和0.51ag/Kg。
测定了牛初乳粉和普通乳粉中游离态与轭合态雌性激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牛初乳粉和普通乳粉中三种雌激素EI、17β-E2和E3的硫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轭合态的量均大于游离态,其中牛初乳粉中大部分是以E<,I>轭合态存在,证实了两种乳粉中均不存在孕酮的硫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轭合物;两种乳粉中孕酮的含量均随其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探索了雌性激素与牛初乳蛋白质组分的结合状况,以及加工和储藏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牛初乳中的乳清蛋白较之酪蛋白具有与雌性激素更强的结合能力;低温反复冻融(-18℃冷冻,82℃保温融解)对脱脂和全脂牛初乳中四种游离态雌性激素含量均无影响;全脂乳离心脱脂前的温度控制(不同保温处理)可以改变脱脂乳中雌性激素分布,当原乳温度相对较低(4℃)时,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脱脂乳中游离态孕酮含量明显上升,雌酮在脱脂乳中分布变化的规律与孕酮相似,但没有孕酮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