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隐认知理论是关于无意识心理机制的理论。内隐认知包括内隐学习、内隐记忆等。内隐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无意识地学得结构复杂难以言述的知识;内隐记忆是主体对知识的无意识拥有和运用时的无意识提取。内隐认知理论是与缄默知识理论相联系的。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的,是主体无意识的不能言述的知识。内隐学习到的知识和内隐记忆中的知识是缄默知识。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课程,能力的培养依靠以言语作品为依托的语言及言语知识,语文的含义就是言语。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很多是无法描述言传的缄默知识。言语能力的形成与个人性的缄默知识的习得有很大的关系。言语活动即听说读写,言语主体在运用语言形式表达言语内容时,对言语形式注意得越少,其语言的运用就越流畅。语言运用的无意识是言语能力的最高境界,语感就是语言的无意识。在内隐认知理论的介入下,语感的三维内涵是:语感的发生机制是内隐学习,语感获得的结果是缄默知识,语感的运用是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 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内隐认知的心理机制,该理论在学习、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应用如下:一是在学习上注重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的全面的体认感知,体验学习包括内隐学习。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体验学习。语文的体验学习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体验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其次是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对话中体验学习。二是构建过程生成性教学理念。过程生成性教学理念是靠内隐认知理论支撑的,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在有意义的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实现的。创设两种过程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第一种,认知弹性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复杂的语文概念时,运用相近的语文材料多角度示例知识的表征,让学生通过内隐或外显的学习掌握概念。第二种,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自己专家水准的示范,展示解决问题(包括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学生在观摩体验参入中内隐学习到言语知识和读写策略。三是实施激励的和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谈对学生的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注重激励功能,主要是对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励,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注重能力的迁移运用,包括在测试中有限使用标准化试题,增大主观性试题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试题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