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本就是一种动态的脑力活动,需要译员有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而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与其他的外交发布会相比有其特殊的语言环境,即即时性、即席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语言逻辑上的衔接常被发言人忽略,给译员造成更多的困扰。本文以课堂的模拟会议和自己平时的实践为基础,辅以历年汉英记者招待会资料,提出对记招会汉英口译语言逻辑的一些见解,旨在对口译实践提出指导。本文首先介绍对记招会汉英口译语言逻辑的处理方法。韩里德和哈森在1976年将衔接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方面来研究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界也有广泛的应用。文章以衔接层面的逻辑连接为理论出发点,从显性和隐性逻辑两方面分析记者招待会的语言逻辑处理方式;包括转换原文逻辑,增加逻辑词和用分词阐明逻辑等。虽然从口译的角度看,亟待译员提高逻辑意识的是隐含逻辑关系的复句,但是在记者招待会口译特殊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发言人口中的显性语言逻辑同样需要考量。其次,文章介绍了如何把握记招会汉英口译语言逻辑的处理过程。法国释意学派理论认为翻译过程是由理解、脱离原语外壳、重新表达三个步骤组成。译员若要做到剥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必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来储存信息,和融洽的手脑配合度来处理原语信息;并且进行相关的逻辑关联词和笔记法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和笔记的关键点就是找出内容信息点之间的关系,即逻辑关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