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资源丰富,但由于现阶段工程技术水平的限制,山地开发成本高、难度大、效益差,导致可用土地资源紧缺。而低丘缓坡资源因其海拔高程低、坡度缓,开发较为容易,成为了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因此,如何开发好低丘缓坡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针对低丘缓坡资源,开展了功能适宜性评价及相应功能区划分的研究,旨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以后更好地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土地评价研究动态、山地城市开发、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视角城市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了功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本文以莲都区为例,利用DEM数据的拼接、裁剪、坡度、坡向分析,TIN数据的坡度、坡向、三角面分析以及矢量数据的空间叠置和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低丘缓坡资源的数量、分布和结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指数评价法等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基于生态绿色农业功能和生态经济发展建设功能目标进行评价,采用GIS栅格复合分析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根据评价分值划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四个适宜性等级,并将评价结果在地理空间上可视化。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了三类一级功能区,分别是生态绿色农业功能区、生态经济发展建设功能区和瓯江流域生态涵养功能区,以及十类22个二级功能区。最后对所确定功能区的特点、分布进行了阐述。 本文将低丘缓坡开发与山地、中心城市开发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拓展了传统低丘缓坡开发的思路;同时将功能的概念引入到适宜性评价当中来,使得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功能区划分结果现势性更强,丰富了土地评价的理论;以及在选择功能适宜性评价目标时将生态理念与传统的农业和建设理念相结合,这是本文对评价目标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