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膨胀、对外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多种矛盾的胶着之中。自2006年以来,央行共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未能消减。对冲操作和信贷控制,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越来越依赖的重要政策工具。现实操作出现困难的根源在于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与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双重名义锚的事实:具体而言,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下,当人民币币值存在低估或美元走弱时,中国国际收支将出现巨额顺差,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大量顺差将造成基础货币投放过度,在冲销不完善的情况下,基础货币的过度投放会促使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出口部门的繁荣与市场过多的流动性会促使投资的繁荣,这一现象的持续,很容易促使通货膨胀产生。而反过来,当人民币存在高估或美元走强时,由于中国经济很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额大幅下降,加之中国经济长期内需的不足,原来形成的出口能力使物价持续走低,此时经济处于增长放缓与价格紧缩之中。或许,我们可以把原因归咎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滞后上,但也不容否认,在货币政策双重名义锚下,货币成为经济扩张与收缩推波助澜的重要工具。在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日益增强与货币政策遵从规则而非相机抉择的世界潮流下,以全方位、立体的视角研究中国货币政策转型及其支持条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七章,主要探讨货币政策为什么选择规则而非相机抉择,哪种目标规则更能适合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不同工具规则对中国近十年来的货币政策的检验意义,中国十余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型的路径与支持条件。本文主要创新包括:1、对中国货币政策全方位、立体的多种规则的适用性进行考察与分析。2、运用同一时段的较长时期样本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多种工具规则的检验,在可比性更强的基础上对不同工具规则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的比较。3、考虑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基础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4、分别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过渡期与正式实施时期的构想。5、对中国货币政策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型的支持条件进行了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