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肉牛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牛粪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多,由于缺乏相应的牛粪安全处理措施,使得大量牛粪被随意堆放而得不到有效利用,致使牛粪中营养物质流失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肉牛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本研究紧密结合吉林省肉牛生产实际,通过对牛粪进行不同处理,分别采取露天自然堆储、棚内自然堆储、棚内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堆储方式,来研究牛粪在自然堆储及添加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条件下,各处理组牛粪中各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降解腐熟情况。找出有效的牛粪处理方法,为合理高效地利用牛粪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以吉林省肉牛粪便为研究对象,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分别于试验的0、5、15、25、35、45、55和65d取样,测定采样牛粪中各养分的含量以及牛粪发酵堆储过程中的腐熟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纤维分解菌以后第3d达到52℃,在堆储至第7d时达到最高值61℃;棚内组堆体温度比接菌组晚4d到达50℃以上,接菌组50℃以上持续的天数为10d,达到了畜禽粪便无害化标准,棚内组为6d,露天组则没有达到50℃;接菌组堆体水分、有机质含量下降最快;接种纤维分解菌后对纤维素、半纤维素都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较弱,堆储结束时各处理组纤维素的相对分解率分别为:57.45%、46.01%、43.18%;半纤维素的相对分解率分别为:60.43%、49.16%、46.01%,木质素的降解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氮、碱解氮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铵态氮的变化规律则为先上升后下降,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前期出现小幅下降而后逐渐升高最后再逐渐下降。堆体牛粪中各形态氮素均以接菌组最高,表明接种纤维分解菌后保氮效果较好,各处理组牛粪全磷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速效磷含量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全钾、速效钾在整个堆储期间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牛粪的腐熟方面,接菌组35d时堆体内部基质变为褐色殖质状,表明堆体牛粪基本进入腐熟阶段。各组间碳氮比均呈不断下降趋势,接菌组下降最快,35d时降到20以下,棚内组55d时降到20以下,露天组在整个堆储期内并没有降到20以下。说明添加纤维分解菌可使堆体提前腐熟。各处理间堆储牛粪总腐植酸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胡敏酸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富里酸则呈现一直降低的趋势。堆储结束时,各处理组总腐植酸的含量为:72.23g/kg、73.36g/kg、89.27g/kg,胡敏酸含量分别为:43.29g/kg、41.47g/kg、43.04g/kg,富里酸含量分别为:28.94g/kg、31.89g/kg46.23g/kg。,种子发芽指数接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进一步表明接种纤维分解菌可促进堆体的腐熟,使堆体腐熟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