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复发、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伴不同程度的全身并发症为特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中国IB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IBD的发病和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多种炎症因子的持续作用相关。肠上皮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可调节黏膜淋巴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且可影响RANKL/OPG在炎症性疾病的作用。但是,IL-7及RANKL/OPG在IBD的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 构建IBD动物模型,探究IL-7及RANKL/OPG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 SPF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正常对照组:自由进食水。(2)DSS模型组:自饮2.75%DSS溶液,共9天,自由进食。(3)IL-7溶液+DSS模型组:自饮2.75%DSS溶液,于第4天、第6天给予IL-7溶液5μg/ml腹腔注射0.15ml/只。(4)IL-7溶液对照组:自由进食水,于第4天、第6天给予IL-7溶液腹腔注射0.15ml/只,同(3)。处理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及组织学损伤指数(Histological damage index,HI)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检测结肠组织中RANKL、OPG、Occludin及ZO-1的表达量及表达部位,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RANKL、OPG水平。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1.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经正态分布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多组定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有意义的数据采用LSD-t法进行组间比较;多组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检验水准α=0.05,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各组小鼠DAI评分及HI评分:正常对照组较IL-7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DSS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IL-7+DSS模型组较DSS模型低(P<0.05),较正常对照组及IL-7对照组高(P<0.05)。 (2)IHC检测结肠组织中Occludin、ZO-1及RANKL、OPG的表达:各检测指标在正常对照组及IL-7对照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cludin及ZO-1:DSS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少,染色浅(P<0.05);IL-7+DSS模型组较DSS模型组表达多(P<0.05);RANKL及OPG:DSS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多,染色深(P<0.05);IL-7+DSS模型组较DSS模型组表达少,染色浅(P<0.05)。 (3)ELISA检测血清中RANKL、OPG水平:血清中未检测到有意义的RANKL表达;血清中OPG:DSS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升高(P<0.05);IL-7+DSS模型组表达低于DSS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及IL-7对照组(P<0.05)。 结论: (1)RANKL/OPG参与了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发病过程。 (2)重组细胞因子IL-7溶液可部分抑制结肠组织中RANKL、OPG的表达,部分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炎症。